夯实基础 全面提升 不断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上新水平

17.06.2015  01:23
  

  南昌大学一附院现有在职职工3216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职工1993人,占62%。结合医院青年青年人多的现状,近年来,我们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注意根据青年人的特点,给青年职工充分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资金支持,场地支持,组织支持,引领广大青年参与中心工作,投身社会公益,在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引领青年,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依托“三大平台”,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依托医院网站、团委微信、团组织上下逐级建立的微信群三大平台,通过提供网络宣传文章、网上党课团课、网上交流论坛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机会,切实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还重点实施“团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医院主体培训计划,每人每年参训均在15学时以上。医院党委领导多次亲自授课,就青年干部岗位的责任,应具备素质进行讲解,为团员青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三大模式”,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确立了基层团组织建设“三大模式”,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班子组建“两晋”模式。以团组织换届、干部竞聘上岗为契机,选拔“优秀青年晋团干,优秀团干晋行政职务”。 2013年,通过团组织换届,有33名优秀青年成为新任的团总支书记、团支部书记。在科主任、护士长选拔任用过程中,优先选拔表现突出、思想活跃、有团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如: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戴闽、曾献军、彭小平、祝荫分别被任命为业务科室正副主任;我院评选出的前四届青年岗位能手中共10名护士,其中8名被选拔为护士长。

  2、机构设置“1对1”模式。按 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到哪里、团的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按照“党委对团委、党总支对团总支、党支部对团支部”的原则,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目前,一 附院已建立团委1个,团总支6个(党总支8个,包括离退休总支、学生党总支,无法和团总支对应),团支部33个,覆盖全院1993名共青团员。

  3、工作对象“互联”模式。结 合当前团员多属护士的实际,按兼顾医生、护士、医技等多个人群的方式,我们把团的工作对象由28岁扩大至35岁以下青年职工。同时,针对团员青年对互联网 认知度高、使用广泛的实际,在全院率先探索开展共青团的网络工作模式,通过设置论坛、QQ群、微信等方式,把支部工作对象延展到全院所有青年医务人员。在 有些试点科室部门,采取党团干部交叉任职的方式,由年轻党支部委员兼任团支部书记,拉近党团距离、密切党团联系,实现党团干部“互联互通”。

  三、突出“三大重点”,切实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延伸活动视角,引领广大青年参与中心工作,投身社会公益,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

  1、“一团一品”建体系。健全共青团服务体系,发挥“医院—团委—青年”横向“三点一线”,“团委—团总支—团支部”纵向“三点一线”桥梁作用;深化“号手”创建“一团一品”(即在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过程中,每个团支部推出一个品牌活动,如妇产科的产后回访、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人之家、心胸外科的“关心”行动等),还有青年思想引导的“三微一体”(即院团委网站、团委微信平台、团组织上下逐级建立的微信群组成的微平台,依靠基层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类青年微教育)作用,使一附院共青团服务体系“融媒体”、“接地气”。

  2、志愿服务为患者。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连续11年坚持帮助截瘫患者“从心站起来”,累计为100余名截瘫患者提供“自入院到回归社会全过程无缝式”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坚持多年开展“携手患儿,抗击病魔”爱心联谊活动。利用自身的医疗专业知识优势,立足医院或深入社区、乡村等,每年开展大量义诊和科普宣传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青年医务人员通过自身感受转化为自身感悟,提高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意识。

  3、发挥特色树品牌。近年来,一附院团委结合医院特色和优势策划开展的迎新年“天使微祝福、有话对您说”、“祖国65华诞:我与国旗合个影、医患和谐迎国庆” 、“光影记录青春梦:廉政文化与医患和谐微电影 ”等系列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不断深化为全院青年奉献青春、服务患者、追求未来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塑造了一附院共青团品牌。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