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今日刊发全面深化改革的“赣版报告” 破“禁锢区”,闯“深水区”,当“先行区”

22.10.2014  11:48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程迪、郭强

    30多年来,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一浪高于一浪。这幅历史画卷波澜壮阔,这幅历史画卷浓墨重彩。

    有人说,与开放先行、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不沿边、不沿海的江西,以往的改革更像是画卷中那风轻云淡、水缓浪低的一抹“淡彩”。

    改而不深,改而不透,时至今日,已显发展掣肘。江西——老区,江西人——老表,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老印象”似乎没有太大新改变。

    但也正是经济开发的相对迟缓,让江西保有了一片蓝天碧水。山清水秀,成为江西发展的优势,成了外界青睐的名片。

    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一轮大潮奔涌而来,江西上下放眼全国全球,审视艰辛来路,谋划崛起去途……

    “这是决定江西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招!”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一席话掷地有声:“那些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被动改的同志必须警醒起来。谁不改,谁将继续落后,愧对百姓。

    从“华东屋脊”之麓,到罗霄幕阜山下;从千里赣江两岸,到万顷鄱湖之滨,赣鄱儿女正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开始了一轮力度、广度、深度都前所未有的全面革新、图谋崛起的“深改探索”。

    突破思想观念的“禁锢区

    去年国庆节前,一条往返于南昌市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运行,受到群众欢迎。两地往来不仅更便利了,票价还很实惠。这是江西首条从省会南昌延伸到周边市县的城际公交。

    为了开通这条公交线路,永修县“放弃”了20亩土地、近5000万元的财政收入,投入上千万元建起了公交站;省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为此“放弃”了客运线路收益……

    自去年7月江西实施“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南昌和九江两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的相向对接不断深入。在种种思想障碍和观念禁锢中,行政区划壁垒、部门利益藩篱最难打破。因此,江西之前的有些改革,“夹生饭”多、“烂尾事”多,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添不少。

    后发之苦可叹,思想之弊尤恨。横亘在江西改革前行道路上的,是统一思想之难、利益固化之障、触动“奶酪”之阻。一些官员或安于现状“不想改”,生怕改革“改到自己头上、损了自家利益”;或畏首畏尾“不敢改”,只愿旁观不肯践行;或视野狭窄“不会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

    只有突破思想观念的“禁锢区”,才能实现改革突围、发展升级。为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共为,江西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改革“路线图”,首先出台了一个《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紧接着又陆续推出若干配套的系列文件,用“1+N”的方式统领全面深化改革。

    去年以来,江西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金融改革、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法治建设、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城乡居民增收等,先后出台了20多个“N”文件,拉开了赣鄱大地深化改革的帷幕。

    江西11个各设区市也相继制定“1+N”文件,明确深改“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批重要改革文件陆续出台,一批重要改革试点启动见效,一批有特色的自主改革形成亮点,一批先行先试的新举措取得突破……

新华每日电讯截屏

    1 2 3 4 下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