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交起火事故频发 公安部建议配安全员

19.07.2014  21:48

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早上6点3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22路公交车在行驶途中发生自燃。接警后,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很快扑灭火势。车上仅有的2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均安全脱险。据初步勘查,车辆起火原因应系发动机电路老化引起的自燃。

近期,公交车起火事故频发,引发广泛关注,虽然起火原因不同,但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如何保证公交安全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广州、杭州、厦门三个城市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多是因为易燃易爆物品被“轻而易举”地带上车,进而酿成惨剧,那么,我们该怎样防患于未然?各地公交车安保方面都有哪些新举措?我们到长春看一看。

长春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常会遇到佩戴臂章的安全员,他们会用一架特殊仪器,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长春公交集团北达公司安全经理周守东介绍,这是他们针对近期国内两起人为纵火案启用的可燃气体检测仪:

周守东:有异味儿有可燃物气体就能发出报警,一条线路一个,还有流动的,从早七点一直到晚上都有安全员随时上车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如果车辆在停止状态,我认为我们司乘人员有权禁止他上车,如果在车上的乘客,我们有权收缴他的危险品。

除了可燃气体检测仪外,另外一种名为“灭火弹”的设备也正被安装到长春市内运行的公交车上,周守东表示,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车辆自燃:

周守东:有些车辆高温的时候,有可能有泄天然气的现象,发动机一遇到明火,或者高压线漏电把机舱点燃,针对这个现象,配备了灭火弹,每台车辆需要2个。

而针对完全密闭的旅游空调车,全新的“侧窗自爆系统”将帮助乘客在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打通逃生通道。

周守东:这个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由驾驶员操控,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把四个车窗全部击打碎,有点类似于防火锤那种效果,但是它是电动操控的,大约在3到5秒内击碎玻璃,能让乘客在第一时间逃生。

针对少数地方近期接连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公安部近日召开了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其中提到“建议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配安全员”等防控办法。如果把刚才提到的长春做法看作是在技术层面做好防控工作,那么公安部这一要求则是从人力防控角度出发。

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防暴设施和器材。各地是否已经开始落实了?具体执行中有没有难处?

在南京,记者了解到,公交车上已经安排了专人盯防行迹可疑之人。此外,南京警方还在公交车、公交站台等场所武装巡逻。南京市公交治安分局教导员金福祥介绍说:

金福祥:民警全部放弃休息,每天在高峰时段,专车对公交车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驾驶员反恐设备的知识,有没有灭火器这些东西。同时,对上车的乘客,进行跟车。在一些重点的站台,也安排了警力抽检,有的需要开包的就开包检查。

民警配枪巡逻包括开包检查,这样的相关过程当中大家肯定需要配合,对于此类工作乘客们是否在配合上做的心甘情愿呢?我们去青岛看看:

张洁清:我是公交车队的安检员,这是什么?

乘客:衣服。

张洁清:没有危险物品吧?

乘客:没有、没有。

张洁清:可以打开看看吗?

乘客:你打开看吧。

张洁清:麻烦你自己打开吧。

安全员:包里拿的什么东西啊?咱们是为了安全,可以打开检查吗;配合?配合的不多。

近日,青岛市香港中路、宁夏路、中山路等公交站点,一些戴有“安全督查”黄色袖标的公交后勤人员对上车乘客的行李进行开包检查,26路公交车司机胡春玉也为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胡春玉:咱现在没有这个权利说你打开包我看看,乘客肯定不愿意了。咱进站后,一分钟就可以出站,碰到这种情况的话,肯定一分钟出不了站,乘客肯定有反感的,尤其是早高峰的时候,大家伙都急着上班。乘客就觉得我的东西凭什么让你看?他不回你话。有时候害怕和乘客之间闹成矛盾,他再投诉我,咱们公司的规章制度要考核的,要扣钱。

不仅配合上有可能打折扣,在记者的调查中也不止一次听到:对于一车一位安全员政策的落实,可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安徽铜陵市在营运的公交班线有28条、车辆500多台,每天的客流在20万人次左右,安全防范工作压力不小。铜陵市公交总公司安全科科长胡玉兵说:

胡玉兵:要大批量地配备安全员,第一个短时间内很难招募到那么多的人员;第二个,配备了这么多人员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很难有财力支持这部分的运作;第三个,安全员上车能有多大效果,安全员的培训由谁来支持这项工作,安全员的素质由谁来把控,这是目前我们存在的比较大的难题。

持续、有效、稳定的保障城市公交安全,除了来自于公安、企业的安保措施之外,同样需要乘客广泛参与安全环境的营造,共同构建公共交通工具的“泛安保”体系,开创安全乘车新时代。为此,中国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在接受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采访时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王太元:公共安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能是哪漏了补哪,哪缺乏在哪联系起来那么简单。第二,我觉得我们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怎么看待这类问题,我认为要尽快加速反恐法律的制定,而把这样个体的恐怖行为直接纳入反恐范围之内,而不是零敲碎打的安全观,第三个我提醒大家,我们的安全建立在秩序之上,好多地方的公共汽车之所以被烧其实有一个秩序混乱,大家相互拥挤而不是相互协调,遵守秩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