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公厕改造变得“高大上” 新城区公厕规划可别“拖后腿”

16.07.2015  10:15

  家住南昌市二七北路的李大爷,谈到家门口附近改造升级后的公厕,说了自己惊喜中的尴尬:“开放第一天,我一脚踏进去,发现里面还有ATM机等商业设施。以为走错了地方,退出来围着这座古色古香的房子转了三圈。

  老城区公厕改造后,居民觉得“高大上”,不过,改造前,遭到不少居民抵制。“南昌市今年把改造提升187座公厕列入了百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7月15日,负责此次改造的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华说,“居民都希望公厕多建,却要求不要建在自己家附近。

  公厕开始“智能化

  南昌老城区公厕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部分公厕年代久远,室内设施陈旧且管线老化,部分地区居民如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南昌的城市发展不协调。

  “吃喝拉撒是人的生存需求,如厕问题看上去是小事,实则是民生大问题。此次列入改造的公厕要求12月底全部完工。”王华表示,今年1月22日,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从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环卫部门接收219座公厕。按照国家旅游局2A标准,升级改造187座。截至目前,南京西路、禾草街、站前西路、裘家厂、福州路、工人新村一路及大士院等10座样板公厕维修改造工作已陆续完成。

  在南京西路公厕,记者体验了一番公厕的“智能化”,进入公厕关门有声音提示,介绍其使用方法并提醒市民注意事项。墙壁上还设置了紧急求救按钮,市民能在发生意外时求助。同时,为了防止市民在厕所内发生意外,关门后超过20分钟,系统即自动向公厕旁的管理室发出警报。

  多元化服务保障后期管理

  升级改造187座公厕,需要财政投入647万元。那么,每年维护等费用是多少呢?南昌市财政按照4万元、5万元、6万元,分三档对不同区域的公厕进行补助。

  “一座厕所每年补助这些钱远远不够。”王华说:“2013年1月14日,老福山街心花园正式向市民24小时开放,每个月解决上万人如厕难。不包含保洁人员工资,一年的费用就将近8万元。”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不仅赚不到钱,还要亏本,从而影响到对公厕的管理、维护,一旦出现粪便外溢、保洁不到位等“后遗症”,往往引发居民抵制公厕。

  因为之前多数老式公厕存在一直未清掏等问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导致居民抵制公厕升级改造。据了解,此次南昌市原本升级改造199座老式公厕,遭遇抵制后,拆除了12座。没有拆除的公厕,正常施工时也常遭遇周边居民阻挠。“有时无可奈何,只有用车拉着反对的居民参观改造后的样板工程。” 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居民已经表示了理解,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会带来很大麻烦。

  在财政拨款定额的情况下,公厕后期管理如何跟上?王华给出答案:“改造任务完成后,通过提供ATM机等多元化便民服务,收取租金补上公厕后期维护的资金缺口。

  规划滞后城建惹麻烦

  此次南昌改造的187座公厕全部位于老城区。“老城区厕所升级改造主要布局在医院、车站、商业街周边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无法覆盖整个老城区。”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城区公厕缺口更大。

  “按照国家卫生城的标准,红谷滩中心区至少要建设30座公厕,如今只有赣江大道、碟子湖大道等较偏的地方,建设了5座公厕,远远没有达标。”红谷滩新区沙井街办市容所所长胡国华说:“新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流动人口也超过10万人,这导致了出行人群如厕难。”由此,胡国华在赣江大道一带经常发现随地大小便现象。

  其实,南昌市计划在红谷滩新区建设数十座公厕,因为遭周边居民反对而无奈作罢。南昌公用城市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正是因为新城公厕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导致红谷滩新区出现了如厕难问题。

  “红谷滩新区当时建设没有考虑公厕、商业、教育等配套问题,导致现在想弥补却遭遇执行难。”知情人士告知记者,如今在九龙湖、朝阳新城的开发过程中,教育、商业配套设施没有走红谷滩新区的老路,但“公厕”建设却重复着老路。该人士表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解决新城区将来繁荣后如厕难这一民生问题。

  江西日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周天怡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