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市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的烦恼:岁末年初辞工太多

27.01.2014  14:51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将近,在外打工的人归心似箭,喜盼老家香喷喷的团圆饭。马骅(化名)却愁眉紧锁:“就这两天的工夫,又多了3份辞呈啊!

  每逢春节,工人流失问题就成为了马骅最大的心病,“国企在管人这件事上,确实不如民企灵活。”他无奈地说。

  马骅是深圳某家上市国企的副总经理,在公司内部,他主管人力资源。岁末年初,正是公司人员变动的高峰期,为了稳住军心,他已有些心力交瘁了。“这个月递交我手上的辞呈已经快有20份了,这怎么能行呢?

  马骅如此焦急,因为公司当前正处于一年中的订单密集期,工人人手紧缺。马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高科技触屏制造企业,下游终端消费品一般会在三、四季度热卖,由于处在产业链的最前端,客户早在去年年末就给公司下了订单,每年的第一、二季度,该公司业务最为忙碌。

  为此,马骅正苦恼不已:“董事长给出指标,今年春节前后离职员工不得超过20个。

  “特殊时期要有特殊政策啊!”马骅说,元旦一过,他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给员工订团体往返火车票、过年仍留守的员工除了法定三倍工资额外加补春节津贴、除夕夜公司包年饭,等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奏效。“你还别说,往年员工排队抢票还不一定能抢到,公司利用了国企背景的优势,替员工订了票,省得员工请一天假,还顺便把回程票给解决了,这样他也不会订了单程票就不回来了。给春节津贴,员工一算,春节多做几天工,就相当于一个月工资,划算。那些夫妻都在深圳打工的员工自然乐意留守了,还包年饭。”马骅对自己的临时政策津津乐道。

  不过,这些政策得以顺利实施,还多亏了董事长给的“尚方宝剑”。由于马骅所在公司属于典型的国有企业,人事变动都有相应流程要走,即便为了挽留员工,出台相关暂时性福利政策也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

  “年初时候,董事长要我签了军令状,我说那你得让我政策畅通无阻啊。”马骅说,董事长组织公司高管讨论,通过授权,马骅在春节期间起草的有关“稳定军心”政策具有董事长一人签字即可实施的权限。

  说起近几年为“留住员工”忙活的事,马骅非常感慨:“确实操心,但看到公司业务发展了,心里也开心。

  马骅还回忆起公司的黄金时代:前些年,公司依靠强大的研发团队,在产品的前段工序上拥有绝对的技术垄断优势,所生产的产品仅需几台自动化设备就能完成,产成品直接供给下游厂商进行人力加工,公司本身人力成本压力并不大。

  后来,下游厂商通过各种手段,纷纷学会了前端工序的工艺,开始向上游延伸,提出“产业链一体化”,马骅公司所在的行业竞争加剧。

  “下游厂家经常以各种理由,谎称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技术参数不对,把我们的技术人员叫过去说‘你给我说说这个怎么回事’,技术人员解释了一通之后,他说没事了你可以回去了。他们自己也去弄一台设备,就自己做了。”说起下游厂商偷师学艺,马骅至今仍“咬牙切齿”。

  由于下游厂商倒逼,马骅所在公司也不得不产业链一体化,向下游拓展,开办了后端加工的车间,而后端工序更多地需要蓝领工人去完成,公司由此也产生了春节期间“工人短缺症”。

  记者 周少杰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