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公布景区最大承载量别打马虎眼

15.04.2015  11:45

  北京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最快将于5月1日前公布,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个时间节点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存在困难,最晚可延长至十一前公布。(4月14日《北京青年报》)

  测定公布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无论是出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提升游客的满意度,甚是必要。对此,有两个担心需要一说。

  一则,公布景区最大承载量,会不会打马虎眼?景区最大承载量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景区最优的一面,而像“木桶效应”一样,衡量的标尺是其最短的一块板。譬如,景区虽很大,但其提升的通行索道和其他交通能力有限,就只能考虑交通能力来确定最大承载量了。作为游客,关心景区最大承载量主要是出于旅游舒适度的考量。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的规定,有心理承载量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旅游度假,没有人希望看到景区里后“看后脑勺”成为最多的风景,也不希望为了进入景区而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没有充分考虑游客心理的最大承载量,那就是打马虎眼。所以说,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测定,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感受。

  景区最大承载量,可能会影响到景区的经济效益。这就有必要加强监督,确保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客观公平科学,不要让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像天上的月亮,看着美好,却对改善景区旅游的环境无多少帮助。

  另一个担心是,公布景区最大承载量,若辅之以一定的限制游客数量,会不会又出现新一轮的门票涨价呢?在我国景区依赖门票经济生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景区门票不能说涨就涨,限客的成本也不能全由旅游者承担。日前,中共中央、国务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媒体称这份文件相当接地气,工资得涨,加班得有加班费,探亲假年假婚假产假一个不能少!(4月14日中国青年报)职工有假期了,错锋旅游更有操作性。公布景区最大承载量,进行必要的限制游客数量,要做到实至名归,让游客称心,让景区得到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