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将主动公开民生改善与公众关注度高决策事项

01.08.2016  09:36

   南昌将主动公开民生改善与公众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

   公开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

  今年,南昌市政务公开将满足公众需求,将民生改善与公众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进行主动公开。昨日,记者从政府部门获悉,我市出台《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南昌将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无需市民来回跑腿。

   增强城乡低保、

  医疗救助等信息公开

  今年的政务公开,最受关注的关键词是“民生”。我市将围绕民生改善推进进行公开。其中,社会救助信息的透明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年我市提出将推进社会救助信息的公开,增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开信息的到达率。

  在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方面,重点公开城乡低保对象数量、特困人员数量、低保标准、补助水平、资金支出等情况;医疗救助方面,重点公开救助对象数量、资金支出等情况;临时救助方面,重点公开救助对象户数、救助水平、资金支出等情况。

   每季度向社会公开

  饮用水水源饮水安全状况

  环境保护关乎民生,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做好市内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公开工作,细化公开空气质量预报、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范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加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今年起南昌市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此外,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产品质量、旅游市场、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公开监管执法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

   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据悉,我市还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建设,今年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无需市民来回跑腿。同时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逐步实现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电子监察。进一步完善南昌政务服务网功能,并向乡镇、街道、村居延伸。

  推进决策公开也是今年政务公开重点。今年,我市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要积极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应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涉及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注重运用民意调查等方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政策制定。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我市提出,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负责处置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市政府各部门是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消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 高小茜 实习生 刘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