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预防扶贫资金领域犯罪

14.05.2014  12:55

  今视网5月13日南昌讯(记者 胡康林)扶贫和移民资金,关系贫困群众水库移民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情系百姓关注民生的宗旨。5月13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领导干部做客《党风政风热线》系列直播“民生资金监督检查”之深化扶贫移民资金监管推进扶贫移民跨越发展直播访谈,就“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的划拨”、“如何监管民生资金的使用”、“民生资金领域犯罪的原因”等问题与网友互动交流,回答在线提问。


访谈现场

  扶贫资金属于民生资金范畴,是碰不得的“高压线”。去年以来,江西不断强化民生资金监管力度,把监督检查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来部署。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胡跃明在节目中介绍说,扶贫和移民资金是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的“保命钱”,也是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同时还是我省民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扶贫和移民办一直高度重视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和和干部安全,连续几年都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一并部署,一起检查、督促和落实。

  今年,江西又下发了《关于开展扶贫和移民资金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所有扶贫和移民资金特别是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移民扶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产业扶贫资金,重新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查自纠,确保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全面覆盖。

  据了解,对于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的划拨,各地市按照各地的方式来操作,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都有一套操作流程,那又如何确保各地严格按照流程规定操作,以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性?

  扶贫项目管理处处长陈佩杰回答说,我省扶贫资金的拨付实行县级报帐制,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县扶贫和移民办按照项目施工进度严格执行分批次拨款,并扣留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项目实施单位请款时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施工合同书、项目审批计划、项目验收单、预决算用款计划表等资料填写财政扶贫资金请款单,经县扶贫和移民办审核,报送县财政部门拨付资金,所拨付资金直接汇入施工单位帐号或通过“一卡通”直接拨入农户存折。

  “各个环节加强检查督促。在项目的编制、实施和资金拨付各个环节,省、市、县扶贫和移民办都要进行检查督促。县办对所有项目进行检查,省、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全省还要组织进行全面绩效考评。

  有网友提问,扶贫资金监管的成本比较大,甚至比项目资金还多,我省的其他地方是否也是类似的情况?计划财务处处长舒月琴回答称,监管成本比项目资金还多的现象,属极少数个别现象,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市、县自身配套资金的安排使用上,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配套资金量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了避免矛盾,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考虑的问题较多,安排项目个数比较多,从而造成撒胡椒面的现象,导致有的项目只安排几千元的现象。但无论项目大小,申报、审批程序、监管环节大致一样,所以会出现前面所说的监管成本比项目资金还多的现象。

  有网友说“资金不要过多过细分类,希望能够捆绑资金,把这些资金的灵活度给下面”。舒月琴表示,对于有特殊的受益区域和受益对象的扶贫资金来说,在目前情况下捆绑资金做法不太可行。原因主要是扶贫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和省级配套资金。同时,省政府也将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培训及产业扶贫列入民生工程,每年也要进行考核。“如果把资金投向权交由各地,势必造成投向五花八门,可能造成由于无统一评价标准很难取值,无法完成国家的评价、考核以及不能完成我省民生任务的情况。

  “集体腐败”、“ 窝案、串案”、“ 隐蔽性”,是民生资金领域犯罪的几个关键词,引发这类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主、客观因素都有哪些?监察室主任胡奇蔚说,从发案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些人思想蜕变,法纪观念淡薄,经不起种种诱惑,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污挪用扶贫资金,侵害群众利益,影响极坏。二是客观上存在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有力,在监管上有的还不够到位。

  为从源头上防范该类职务犯罪,防止“集体腐败”、“ 窝案、串案”、使“隐蔽性”变成公开透明,我省有哪些风险防控机制?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胡奇蔚回答说,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高度重视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管好用好资金,发挥资金的绩效,保证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在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方面注重“四抓”,即:抓顶层设计、抓制度建设、抓改革、抓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让我们共同努力,管好用好扶贫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