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3139名公职人员违规借贷2.89亿元

11.02.2014  13:01

记者昨日从省纪委获悉,在去年的公职人员违规借贷行为的专项治理中,共排查出违规借贷线索3813笔、涉及公职人员3139人、贷款总金额2.89亿元。

据悉,我省去年开展了全省公职人员违规借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整治公职人员骗取贷款、转贷牟利、干预授信、违规挪用、高利放贷、非法集资等违法违纪行为。全省各市(区)、省级部门和各省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97.8万名公职人员申报了个人借贷情况,纪检机关抽查复核19.5万人。

骗取贷款:以虚假信息骗取经营性贷款、消费性贷款;骗取金融机构对消费性借贷超额授信的行为。转贷牟利:以牟取利差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的行为。

干预授信:利用职务影响违规获取贷款,或为他人违规获取信贷资金提供帮助的行为。

违规挪用:违反银行信贷合同约定,改变信贷资金用途的行为。

高利放贷:组织、纵容、参与利率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四倍放贷的行为。

非法集资:组织、纵容、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行为。

处置超标车2927台

省纪委、省监察厅去年还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违规问题专项治理,查处惠农补贴违规资金2.4亿元,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352起、涉及金额2739万元;在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方面,重新核定编制数量,停止一般性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处置超标车辆2927台;同时核查了一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处理313人;对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进行责任追究,给予党政纪处分100人;实施任前廉政谈话近2万人次、诫勉谈话2837人次。

巡视发现117个问题

2013年,我省巡视监督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开展了两轮巡视,共对16个市县区、9个单位开展巡视,对6个单位进行巡视回访,发现问题117个,移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6件,涉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6人,其中8人已被立案查处。出台《关于做好反映领导干部违纪问题线索信息通报工作的意见》,要求相关单位在巡视组进驻前及时提供问题线索。

失职渎职处分50人

去年,省纪委加强行政问责,严肃查办失职渎职类问题,包括完成了对周至县境内引水工程“10·10”民工宿舍重大火灾事故、澄城县硫磺矿“7·23”重大火灾事故、连霍高速公路义昌大桥“2·1”重大坍塌事故陕西部分的调查处理工作,共移送司法机关1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0人。

信访举报中16名市厅级干部受处分

2013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31931件(次),同比增长69.97%;初核10960件,同比增长29.17%;立案6728件,同比增长33.72%;给予党政纪处分7422人,同比增长33.13%,其中市厅级干部16人、县处级干部178人;移送司法机关204人;挽回经济损失1.04亿元。严肃查处了省交通厅副巡视员杜必栋受贿案,榆林能源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王荣泽受贿案等一批案件。出台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协作处置制度(试行)》,查处了省安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本报记者杨昊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