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合:“小饭桌”乱象应加强系统监管

13.03.2015  12:30

  记者暗访兰州的所有“小饭桌”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人满为患”,1室1厅住进16个孩子,且不愁“生源”,但陷监管困境。(3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小饭桌”专指为中小学生提供饮食服务的场所。经营者通常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屋,按月向学生收取定额费用,一般还提供午休场所。其实,“小饭桌”不只在兰州有,而在全国很多地方广泛存在,且都存在监管难题,乱象亟待破解。“小饭桌”事关广大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健康成长等问题,笔者认为,“小饭桌”乱象应加强系统监管。

  由于“小饭桌”目前还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来说明到底由谁来主管,因此即便是检查,也是各部门(教育、工商、卫生、消防部门)仅仅负责自身的那一块,如此一来,有些部门要么抱着观望的心态,甚至不怎么去管或者干脆不管。致使“小饭桌”乱象丛生:“四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防验收证和税收证)不齐全,多数经营者没有卫生许可证、从业经营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基本证件,主要的用具餐具消毒情况也良莠不齐;食品营养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影响就餐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需要什么的营养食谱?哪种食品含有哪种营养?经营者根本不知道;“小饭桌”室内拥挤不堪,存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的隐患等。

  众所周知,当下双职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而无法接孩子的情况比较普遍,由此诞生社会上的“小饭桌”在所难免。但“小饭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监管问题、比如学生接送的安全问题,却遇到各部门互相推诿,监管成了空白。因此,为避免“小饭桌”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尽快制定措施(制定“小饭桌”标准、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违法处罚等)破解“小饭桌”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