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绿色赣鄱新画卷(图)

04.11.2015  23:37

浮梁县汪湖村生态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江西日报记者 林君摄

  穿行于深秋的赣鄱大地,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一座座绿色城市,一个个灵动村庄,向世人展示了我省从推进造林绿化,到推进“净水”“净空”“净土”工程的奔放气势和稳健步伐。

  不变的绿色梦想,不懈的绿色追求。在11月2日召开的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奋力推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作出了新的部署,全省干部群众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丽江西的激情进一步释放,步伐更加坚定。

  构建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文明范本

  【现场直击】 秋阳下,记者来到靖安县璪都镇,这里青山滴翠,风景如画。去水口,过高湖,到宝峰,处处青山掩映,绿水缠绕。县委领导介绍,近年来,靖安县全面禁伐阔叶林,封山育林面积达46%,木材采伐量从14万立方米减至目前不到4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8%。

  【亮点解读】 为在新起点上再绘绿色赣鄱新画卷,我省启动了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建设,奋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深入开展以打击非法侵占林地、乱砍滥伐等专项整治行动,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去冬今春,我省完成造林面积218.2万亩,为下达造林任务210万亩的103.9%。完成森林抚育560万亩和封山育林80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0%;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2位;森林蓄积量达4.4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9位。

  【前景展望】 我省将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强森林资源生态功能。加快研究出台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制度。通过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真正体现自然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