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客:抗日剧应该寻求新突破

22.05.2015  12:20

  近日,抗日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因“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等“雷人”剧情,引发网络热议。记者20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获悉,目前,总局已就此事展开研究调查处理工作。(新华网5月21日)

  抗日题材向来是国产电视剧的热点题材。这种热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抗日题材的政治正确。在国内抗日题材电视剧所承担的不只是娱乐功能,还有爱国教育功能。正因如此,抗日题材电视剧在有关部门的审查中很容易通过。二是抗日题材的市场卖相好。抗日题材已经告别过去的单纯战争题材范围,成为集谍战、爱情、搞笑为一体的大杂烩。正因如此,才会出现类似刘翔夫人葛天同志裤裆里藏手雷的荒诞镜头。

  抗日神剧频出,离谱镜头频现,既有市场营销恶性循环的因素,同时也与有关部门审查不严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裤裆里藏手雷”这样的荒诞镜头并非第一次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审查部门对于抗日剧的过分信任导致了抗日神剧的泛滥成灾。

  “裤裆藏手雷”事件的出现以致持续发酵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是一种必然。因为抗日神剧确实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鬼子当然需要打,但关键问题是怎么个打法?如果照目前这种创作趋势发展下去,抗日题材肯定会变得更加雷人。

  客观而言,目前电视上的抗日电视剧都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抗日剧实际上已经和喜剧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至于其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更是所剩无几。处理《一起打鬼子》这样的电视剧很容易,重新剪辑或者干脆禁播就可以了,可这种事后补救的措施是否能阻挡抗日神剧的横空出世?

  对于“裤裆藏手雷”事件,我们其实除了处理之外,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抗日剧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导向,真正发挥抗日剧的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剧作家要学会尊重历史,尊重英雄,而不是把抗日仅仅当成一个时代背景随意涂抹。而我们的影视剧审查部门也要睁大双眼,不能一看到是抗日题材就一路绿灯,随便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