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上坂关公灯: 为纪念关公而舞动 已传承五百年(图)

31.01.2016  11:39

  准备已久的“南昌之光”超级艺术灯会即将开幕,连日来,本报记者提前探营,给读者讲述各地具有特色的龙灯文化。1月27日,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建葆介绍了为纪念关公而舞动,已传承五百多年的湾里上坂关公灯背后的故事。

南昌湾里区关公灯板凳龙

  为纪念关公而舞动已传承五百多年

  “元宵佳节,我省各地都有舞龙灯的习惯。湾里区罗亭镇上板村曹家自然村的龙灯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以庄重、热烈、气势磅礴而闻名,称‘关公龙’,这是为纪念关公而设置的彩灯。”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建葆介绍,在数百名舞龙队员的护卫下,长灯沿着池塘小道蜿蜒前行。

  关公灯由祖辈传下来,距今有五百多年。它的来由传说有二:其一,曹操与关公私交很深,因关公曾被曹操俘获,曹操敬重关公的本领和为人,赐以黄金美女高官厚禄,以收买其心。但关公后来得知义兄刘备下落,便封金挂印不辞而别。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落荒华容道,遇关公提刀勒马挡道。关公念及前情,不顾与军师孔明立下的军令状,毅然放走曹操。曹操及其后代对关公感恩戴德,制作了“关公灯”。其二,有一年大旱,赤地千里,稻田龟裂,眼看收成无望,曹氏祖先带领族人到关帝庙求雨。第二天,天降大雨,禾苗得救,获得丰收,因此,曹氏家族扎此灯还愿,并将此灯取名为“关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