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义:“够人性化了”是一种比差逻辑

04.05.2014  11:36

  河南省修武县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精品园区。1日晚,青龙峡景区缆车因天气原因终止运输,但无人出面解释,苦等5个多小时的游客情绪激动,现场一度陷入混乱。最终,滞留峡谷的数百游客,只能从深夜11时左右开始集体爬山脱困。(5月3日《华商报》)

  接到黄色大风预警后,景区非但不紧急疏散游客,反而继续卖票,致使数百名游客深夜滞留峡谷5个多小时,无奈之下,游客们唯有“摸黑”爬山,脱离困境。而在此过程中,景区方面第一时间表现出的不是为自己的过失担责,不是思虑着怎样弥补游客们的权益,而是尽显傲慢与偏见,最终在游客们的群策群力之下,才做出“僵硬”的回应。铁铮铮的事实之下,景区负责人居然指鹿为马,称“我们做得够人性化了”,反而倒打一耙,说“一些游客素质特别低”,凡此种种,简直匪夷所思。

  试问,本就是景区单方面违约,那么退回游客的缆车票钱不是情理之中的事么?景区管理不当导致游客深夜受困,那么游客要求景区帮忙联系宾馆不是合理的诉求?而管吃方便面不正是景区为弥补游客权益而做出的些许补偿?既如此,何以体现出景区做得够人性化、一些游客素质特别低呢?

  本来,诸多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不尽如人意,尽管其中有消费人群太庞大的缘故。而较之国外,我国的绝大多数景区更似有一种“原罪”——人家的公园和自然景观是基本不收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也只是象征性收费,譬如,卢浮宫的票价据悉比不上我国随便某个小公园,富士山更是“低价”到免费开放。而我国大部分景区则纷纷陷入“门票经济”的泥淖不能自拔,门票动辄上百元,节假日更是“变本加厉”。基于此,理论上来说,各景区应是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在节假日,更须合理论证自身的接待能力,而不是“景区卖票,多多益善”,超负荷运营,可现实却正是如此。此次河南青龙峡景区发生的游客与景区的不快,只是每年假日旅游的“惯常演绎”罢了。

  忽然想起前几日杭州萤火虫放飞活动引发的打砸事件,相比该事件中主办方的“零补偿”、“零解释”(虽然主办方回应说是天气原因,但难以消解游客们愤怒的情绪,也就等于白解释了),河南青龙峡景区既管游客吃方便面,又退回缆车的票钱,的确“做得够人性化了”。问题是,景区纷纷比差的语境下,游客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