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教育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念好“三字经” 活动见成效
兴国县是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苏区模范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活着80万勤劳勇敢的兴国儿女。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兴国县教育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以“弘扬苏区精神,再创第一等工作”为目标,念好“真、细、实”三字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查找问题听意见,务求一个“真”字
“教了几十年书,没想到局长能亲自到我们教学点来,亲切地与我握手、和我谈心,了解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像做梦一样。”今年已58岁的高兴镇水口里仁教学点黄孝仁老师激动地说。这是兴国县教育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兴国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36所,在校学生18万多人,点多面广,历史欠账大,办学条件还有很大差距。为摸清家底,找准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局提出了“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的口号,积极开展“兴国调查”、专题调研、民情夜访等活动,由李文涛局长亲自带头,班子成员带组,深入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教学点,与师生谈心、同群众交心,沉下身去听意见,真心实意找问题。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余张、征求意见函400余份,召开座谈会60余个,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200余条。
梳理问题想办法,做到一个“细” 字
找准了问题,教育局认真仔细地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教育系统存在的“十大热点难点问题”即:有偿家教、违规补课、推销教辅资料、非法办园(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龄前儿童入园难、教师师德师风差、师资配备不均衡、学校办学条件差、关心边远教师不够等;共性问题如学生课桌椅破旧、学生床架不足、供不上热水、高兴中学、新圩中学整体搬迁、良村中学整体搬迁、农村教师宿舍紧缺、学生租用民房上课、寄宿生睡通铺、农村教师县城无住房等9个;突出问题如城区学校班额过大、学生德育工作不力、营养餐供应相关经费缺口大、校建项目审批程序多、效率低下、兴国第四小学校舍严重紧缺、学校饮用水困难等7个。
问题汇总梳理出来了,如何解决问题才是让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此,教育局多次召开局务会和机关干部、教师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积极为整改工作出谋划策,仔细研究、科学制定出最合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步骤:一是列清单建台账。将所有问题以清单的方式列出并公示,分门别类建好台账,明确整改时间表,落实整改责任人,每一个台账对应一个突出问题,每一个突出问题都由一名领导牵头负责。二是多方筹资保整改。抓住该县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之机,编制项目计划书,大力争资争项,启动实施“全面改进薄弱校舍”工程;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资金支持;鼓励全县各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号召各学校开源节流、艰苦奋斗,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三是加强监管促整改。对整改的问题,组织专题督查组,对整改进度实行一日一调度、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做到哪里要整改,哪里就有督查;哪里要整改,哪有就有公示。
整改问题谋发展,紧扣一个“实”字
“好舒适的床呀,我们再也不用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睡觉了!”该县崇贤、枫边、方太、城岗等4个乡6所学校的寄宿生告别了睡通铺的日子,再也不用为睡觉发愁了,这是新学期学校带给他们的一个惊喜。其实,惊喜还不仅仅是这些,新课桌、新床架、喝干净水,洗热水澡、进新教室、新运动场、实验室…….
截至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投入5200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课桌椅破旧、学生床架不足、供不上热水、高兴中学整体搬迁、租用民房上课等7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到位,确保全县学生及时正常入学。
针对有偿家教、违规补课、推销教辅资料、非法办园(班)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教育局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厉查处有偿家教、违规补课、变相推销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大力整治非法办园(班)现象,切实保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先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0余份,整改违规行为30余起。
针对学生入学难、入园难等问题。教育局投入资金1.118亿 ,大力实施城区扩容工程,不断增强城区学校承载能力。兴国县实验小学过去平均班额76人,现在已经缩减到55人,有效缓解了学校的办学压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今年9月份该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全面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预计2015年达到全县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将有效解决公办幼儿园太少,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且收费昂贵,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
“教育无小事,件件要紧事,这回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可真是动了真格、花了大力气,兴国的教育有希望呀!”这是群众的声音,更是群众的肯定和鞭策,这个声音将激励兴国县教育局以“再创第一等工作”的劲头,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到底,竭尽全力,为师生谋利益,为群众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