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发现715颗新行星 其中4颗或适宜生命存在

28.02.2014  17:0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6日宣布,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715颗新行星,使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总数增至近1700颗。这些新发现的行星,围绕305颗恒星公转。其中有4颗行星的体积小于地球的2.5倍,其轨道位于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宜居带”。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可保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液态水。

  “开普勒”于2009年3月7日发射升空,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开普勒”开展太阳系外类地行星观测的最初两年,即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在天鹅座和天琴座一共观测到大约15万颗恒星,其中数千颗恒星可能拥有行星,部分可能拥有一颗以上行星。此次确认的715颗行星,是从3600多颗“候选行星”中验证出来的。

  几个世纪来,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相信太阳系外也存在行星,但直到1992年,人类才首次通过科学手段验证了太阳系外行星的存在。

  但是,确认行星并不容易。科学家将行星遮蔽恒星光芒的现象称为“凌日”,只有观测到一颗候选行星出现三次“凌日”,才算为其初步“验明正身”。此后还要进行跟踪观测和分析,甄别它是否确为一颗真正的行星。

  此次“行星大发现”,都要归功于一种“批量”鉴定行星的全新技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新闻稿透露,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名为“多重验证法”的行星“统计学技术”,利用一颗恒星通常有多颗行星绕转的特点,使得一次性“大批量”确认系外行星成为可能。

  谈到探索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人们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茫茫太空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以及是否有可能形成生命的环境。这次新发现的行星,多数位于“非常类似太阳系的多行星系统”,95%都比海王星还小,使人类已知与地球相似的“小型行星”数量大幅增加。

  不过,由于与地球相距遥远,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些行星的表面是岩石还是水,也不知道它们与恒星的确切距离。一颗名为“开普勒—296f”的行星,体积约为地球的2倍,围绕着一颗相当于太阳体积一半、亮度5%的恒星公转,周期约为30天,但科学家无从知晓这颗行星的表面是由氢、氦等气体严密包裹,还是由浩瀚海洋组成的“水世界”。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任务委员会副行政主管约翰·格伦斯菲尔德说:“这些新发现的行星和恒星系统有几分像我们的太阳系,预示着当我们向太空发射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后,人们在探索系外行星上将开启伟大的未来。

  位于加州的搜索地外文明研究所科学家詹森·罗表示,科学家今后会在研究中不断“接近”这些星体,每一点新发现都会使人们更精确地理解自己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开普勒”的任务期原定为3年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2年4月宣布将其任务期再延长4年。去年8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放弃修复出现故障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结束了它的主要观测任务。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