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身边典型 弘扬崇德向善 上饶激发“好人效应”铸城市精神

30.08.2015  18:26

  本报上饶讯 (江西日报记者张弛 通讯员詹红)弋阳县曹溪镇东满港村农家学子汪国平今年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境贫寒便去卖西瓜筹学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人们纷纷解囊,使他的学费很快有了着落;信州区庆丰街的李丽娜、李佳骏姐弟为给妈妈筹钱治病,在盛夏酷暑顶着烈日在街头卖矿泉水,引发了市民的爱心潮,短短数日便收到各种捐款及卖水收入7万多元。近年来,上饶市以挖掘、评选身边好人典型为抓手,采取传播、结合、融入等方式,借助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江西好人、“最美上饶人”等评选活动,加快构筑城市精神之本,推动了“好人效应”的燎原和崇德向善的蔚然成风。

  好人重在发现与挖掘。近年来,该市在成功推出“网络妈妈”刘焕荣、“最美诚信村妇”陈美丽、“最美清洁工”郑冬花等先进典型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道德模范典型的发现与挖掘。2012年开始,广泛开展了“最美上饶人”系列评选,共评出22个系列220名“最美上饶人”,打造了上饶好人群体的“流动展板”。去年以来,全市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标准开展“主题季”活动,每季度推出一个主题,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发掘典型,充分提炼好人精神,先后又推出了饶梅香、程樟柱、虞元顺等“中国好人榜”先进典型。去年,仅市委宣传部就派出机关干部14批370余人次,深入基层开展“寻典型、送温暖”活动,共发掘各类典型76人,其中重大典型5人。

  好人精神贵在弘扬与传承。为让好人善举形成“好人效应”,该市利用媒体开展不间断宣传,经常性组织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上饶好人赴基层开展巡讲,还充分发挥全市136个群众性文艺团体扎根乡土的特性,用身边事、身边人开展典型宣传,以好人善举充实墙面、版面、视频。同时,在全市2150个村创建身边好人榜,在村民聚集地树立光荣榜,及时上榜、更新本村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让先进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上饶还把刘焕荣、钟文花、何子策等先进典型的事迹汇编成书,拍成电影、电视剧,编排成舞台剧,特别是以方志敏烈士事迹打造的廉政诗画剧《为了可爱的中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了汇报演出,以“诚信老人”郑宜栋事迹打造的赣剧《那杆秤》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好人既要学习,也需关心与呵护。该市经常性开展关爱帮扶典型活动,仅去年就为各类先进人物解决困难帮扶资金75万余元。今年3月,市委宣传部在开展“重访身边的感动”主题活动中,得知江西省道德模范标兵、被网民称为“最美嫂子”的玉山县老典型汪静红因丈夫肝硬化晚期,想捐肝救夫却缺钱做手术,于是在全市范围内倡议开展捐助活动,及时缓解了她的家庭困难,强化了好人有温暖、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良好风尚的形成。去年,该市共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1至7月,全市又有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