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内小卖部一天卖十几条香烟 控烟难

24.03.2014  11:59

  中国江西网讯老魏(魏继中),一个平凡的称呼,一个感动中国的名字。坚持寻人5年,成功救助儿童60多名,完美诠释了老魏生命的重量和人间的大爱。今年1月20日,劳累过度的老魏最终倒在奔波不息的寻人路上,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老魏走了,但全国更多的“老魏”依然奔波在寻人路上。老魏不求回报,把义务寻人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这种大公无私奉献的举动体现了当代雷锋精神。记者再次走访老魏身边的人及被解救儿童的家长代表,追寻老魏生前的点点滴滴……

  老魏生前获得的荣誉

  奔波打拐的火车票

  锦旗

  好人已逝

  “中国好人榜”印上他的名字

  3月4日,“中国好人榜”公布入榜“好人”名单,南昌老魏荣膺其列。但令人遗憾的是,老魏再也听不到这个好消息了。一个多月前,好人老魏,倒在了寻找被拐儿童的路上。

  “老魏”是大家对魏继中的尊称。老魏,只是一位普通的南昌市民,因志愿寻人并坚持5年寻找丢失的儿童,被人称为“民间打拐英雄”。

  几百张车票,行程万余公里,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坚持5年没日没夜奔波在寻人路上,协助警方成功解救60多名儿童。老魏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正能量。“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以前开过餐馆、工厂,不是吃过山珍海味,而是帮助过60多个家庭团圆。”“只要还有能力,能走多远走多远。”这是老魏生前留下的肺腑之言。

  是的,正是因为抱着“生命不息,打拐不止”的信念,老魏才能强忍病魔的折磨,走遍全国各地,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用不计回报的奉献,诠释了生命的重量和人间的真爱。

  老魏已去,大义永存,老魏的事迹感动着我们。老魏先后获得江西电视台“致敬2011年十大致敬人物”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2012年温暖中国身边十大好人”称号,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称号。

  老魏事迹经过中央、省、市40余家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也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多位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像老魏这样的打拐英雄要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

  亲人回忆

  他是称职的丈夫也是个好父亲

  老魏走了,他生前的遗物却依然摆放得整整齐齐。当记者来到老魏的家中时,他的妻子万二女正被众多的记者包围着。“现在家里的摆设跟他生前一模一样,能不动尽量不移动。”万二女向记者回忆起老魏的点点滴滴……

  贫苦的孩子早当家。1967年,老魏出生于南昌市玻璃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的魏继中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父爱和母爱——在他还小时,父母就离婚并分别组成了新家庭。老魏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慢慢长大成人。特殊的家庭环境让老魏养成坚强、独立、倔强的性格,与同龄人相比也更懂事、更成熟。从小学到大学,魏继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根本不需要爷爷奶奶操心。毕业后,老魏进入玻璃厂工作。1996年,厂子效益不好,魏继中也下了岗。很快,头脑灵活的老魏自食其力开起了餐馆,由于厨艺不错,餐馆生意红火。

  万二女表示,她就是在老魏的餐馆里吃饭时认识老魏的。“他炒的菜非常好吃,光一只鸭子就能弄出五六种花样。由于经常来吃饭,我们就熟悉了,走在了一起。”结婚后,老魏在家是个模范丈夫,而在外是个干事业的好男人。开餐馆、开工厂、承接园林工程,有经营头脑的老魏很快脱贫致富,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有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老魏的儿子小魏告诉记者,在他印象中,父亲是个既和蔼可亲又严肃执着的人。平时,老魏除了忙于自己的事业外,对家庭和家人都非常关心。“不过自从爸爸走上帮别人找孩子的道路后,在家里的时间很少了。”小魏坦言,老魏从事民间打拐5年,不仅没有给家庭带来收入,还欠下10多万元债务,家庭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作为儿子,他确实对老魏有怨言。“但我爸爸是个性格很倔强的人,一直坚持‘打拐’事业,所以其实我从内心来说也是非常支持他的。”小魏说。事迹感人

  5年成功救助60多名儿童

  生意红火,事业繁忙。为什么老魏会丢下工作走上民间打拐的道路?万二女告诉记者,2009年夏天,在赣州做工程的老魏回到南昌,对家人说他不想做生意了,要干一番大事——义务帮全国各地的家长寻找失踪的孩子,做一名寻亲志愿者。老魏的举动,让包括妻子在内的所有亲戚朋友都不理解。原来,老魏在赣州做工程时,无意中在电视中看到了一期《寻亲》节目,节目讲述了志愿者们帮助一对年轻夫妇找到了被拐孩子的故事,节目里父母与孩子抱头痛哭的场景,让老魏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

  老魏的倔强和执着,家人也无法阻止。在打拐的日子里,老魏省吃俭用,买最便宜的火车票,住最便宜的旅馆,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老魏寻人的足迹。

  打拐既艰辛又危险,参与打拐的志愿者都有切身的体会。据跟随老魏多年的打拐志愿者杜小华透露,从全国来看,很多小孩被拐到福建、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城乡接合部、偏远乡镇和偏僻山村。作为志愿者,在得到孩子被拐的信息后,要去寻找孩子很不容易,不仅要多方面走访和打听,还要日夜守候和查询摸排,在确定孩子被拐的具体地址和位置后,及时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确保被拐孩子成功解救。“在解救孩子的过程中,我和老魏挨了不少打。”据杜小华回忆,2012年,老魏得知陕西一个叫李阳的孩子被人拐到湖南怀化。老魏和孩子家长根据线索在湖南怀化找到了被拐孩子的地址和位置。正当他们对小孩相貌作进一步比对和核对时,被小孩“监护人”(买主)发现,在当地人围攻下,老魏和小孩家长都被打伤住进医院。后来,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被拐的李阳才最终被解救出来,与亲生父母团聚。

  “看到失去孩子的父母、看到失去父母的孩子,我心疼得会落泪。我的行动就是尽量让这些家庭不再哭泣,也让我们自己心安。”这是老魏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谈起老魏,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上坊路社区书记刘和平感慨很深,因为老魏走上打拐之路后,经常将自己寻人的计划、寻人经历和收获向刘和平倾诉。“他把义务寻人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很执着,打拐事业已成为他生命的全部。”

  来自黑龙江受救助家长杨丽华表示,虽然小孩没找到,但老魏用他那一颗大爱之心帮她寻找了1年5个月零5天,这种大公无私忘我的精神,令她敬佩和终生难以忘怀。

  不顾个人安危,不顾病痛折磨,长期奔波在打拐路上的老魏最终倒在寻人的途中。2014年1月20日,老魏在去解救湖南一名被拐儿童过程中因劳累过度引发肝硬化离开人世。5年时间里,老魏用自己的智慧和执着成功解救了60多名儿童。

  多方倡议

  全民反拐,严打买卖儿童行为

  打拐之初,老魏是加入了“宝贝回家”网,成为一名寻人志愿者。为给广大失踪儿童家长搭建平台,老魏2010年创办了“老魏寻人网”,网站上挂满了500张失踪儿童的笑脸。如今,虽然老魏走了,但全国涌现了更多的“老魏”们,继续在从事打拐事业。来自四川的打拐志愿者万虹说,她要继承“老魏的事业”,带动众多像老魏一样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加入到民间打拐的队伍中。

  打拐是国际性难题,打拐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我们倡导全民反拐,才能实现天下无拐。令人庆幸的是,去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该计划清晰传递出国家依法打击拐卖人口犯罪、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定立场。参与该计划起草、制定工作的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大拐卖人口犯罪“买方市场”整治力度,在收买人口犯罪活动高发地区开展综合治理,从源头减少拐卖人口犯罪的发生。在陈士渠看来,很多儿童由于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责任心缺失等原因,成为人贩子下手的目标,也给公安机关解救带来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要从根本上完善监护制度,避免因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监护人侵权对儿童造成伤害。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南昌)资深律师王林春也呼吁,公安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买卖儿童行为。同时,呼吁国家进一步修改《刑法》和《收养法》有关条文,完善打拐法制体系建设,严厉惩罚买卖儿童行为者,让非法收养者和人贩子没有生存空间。

  现状3

  学生首支烟大多在大学点燃

  “我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慢慢学会抽烟的。”大学生小章告诉记者,班里一共有20多个男生,其中有三四个是在高中时就抽烟的“老烟民”,大家一起出去游玩或聊天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其他同学递烟,由于经常“没事来两根”,渐渐地他也开始抽烟了。“不过我的烟瘾不大,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两包烟就够了。”小章说。

  记者了解到,与小章一样,很多大学生的首支烟都是在大学点燃的。“如果同学们都抽,自己不抽的话,时间长了就会和同学们疏远。”大学生小李说,将来毕业后,男生还是得会抽烟,毕竟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敬烟也是一种礼仪。

  我省一所高校的辅导员姜老师告诉记者,在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平时接触到一些抽烟的学生,老师们都会进行劝导。但学校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抽烟,高校要做到无烟校园确实比较困难。

  声音

  高校禁烟还需良好社会氛围

  事实上,我省高校控烟不可谓不努力。如大部分高校均规定,学生如有抽烟、酗酒等,不得参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此外,学校自己设立的奖学金,也大多有“学生生活简朴”、“有吸烟、酗酒、赌博或铺张浪费行为的取消申请资格”等要求。

  “这么多年来,社会不是也一直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吗?可是吸烟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对于高校禁烟,我不太看好。”大二学生小甘认为,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缺乏禁烟的社会氛围,想在大学校园里控烟不太现实。

  有大学教授认为,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控烟规章制度,加强控烟宣传教育。要教育学生控烟,老师需首先做好榜样,杜绝老师在教室及学生们面前吸烟,严禁室内有烟蒂。高校要多设禁烟警示标识,最好能禁止校内商店销售卷烟。

  此外,控烟是一个社会问题,仅靠高校自身力量,可能都很难实现控烟效果,而是需要全社会营造控烟的氛围。从长期来看,更应将控烟的关口前移,禁烟从中小学校抓起。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