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靠回扣,外科靠手术” 医生该挣多少钱?

29.03.2014  16:57

最近,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忧虑。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医生劳动价值在就医费用里没能体现,是导致医患矛盾的内在症结。与其批评医德缺陷,不如多反思医院体制的功利性问题。

日益加剧的医患冲突,倒逼“深水区”的医改提速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目前,我国医生的收入情况如何?怎样建立适应医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医生价值如何实现,成为医改的一个核心问题。

内科靠回扣,外科靠手术

——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医生收入来源,除了医院薪酬外,还有回扣、红包和“走穴”等隐性收入

医生收入,一直是医改中的敏感话题。隐性收入不好统计,医院发的钱有多少?

今年两会前,钟南山对广州市所有三甲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医生账面上的平均年薪是4.6万余元,但实际收入19万余元。中间的差价,主要来自医院自身经营。

如果每月不保证1万元奖金,骨干医生就跑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主任说,作为事业编制人员,医生的基本工资不高,每月二三千元,奖金占大头,除月奖外,年终奖还有二三万元。

业内人士透露,北京日门诊量1万人次左右的大医院,发给一线医生的平均年薪约18万元,科主任为25万—30万元。

当然,医院和科室效益不同,医生收入也有差距。比如北京二甲医院病人少,医生年薪10万元左右。内科心脑血管病人多,要常年服药,比儿科、中医科等收入高。

事实上,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医生收入来源,除了医院薪酬外,还有回扣、红包和“走穴”等隐性收入。

医生不管有意无意,只要开了我们的药,一律给回扣。”北京一家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说,医生开药,不仅为医院创收,还可自己获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大医院可赚取药品15%的加成,而药厂私下给医生的回扣通常占药价的10%—30%。

据统计,大医院药费占医院收入的50%,小医院约占60%。药品回扣因此成为多数医生灰色收入的主力军。

内科医生靠回扣,外科医生靠手术。”该医药代表介绍,以往,许多人做手术,给主刀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送红包,几成心照不宣的规矩。今后,即便不收红包,外科医生照样可以从检查和耗材上获取回扣。眼下,各种医疗设备、器具,特别是一次性耗材,回扣甚至高于产品的价格。

对于知名外科大夫来说,“走穴”也是笔不菲的收入。

首都机场常现‘周末医生’的身影,他们行色匆匆,彼此碰面,相视一笑,心知肚明。”圈内人士介绍,北京知名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经常外出会诊,一年收入最高能达几百万元。

医院薪酬加隐性收入,大医院医生收入不低。比如北京某三甲口腔医院正畸科医生,平均年薪20万—30万元。广州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年均收入有三四十万元,科主任普遍上百万元。”一家医药企业负责人说,目前,国内收入最高的医生主要是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和心脏外科大夫。

但是,级别低的住院医师和基层医生,年薪较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强调,北京大医院住院医师没有处方权,拿不到回扣,月薪仅2000多元。社区医生每月只有四五千元,主治医师晋升副高很难,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正高职称。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基层医生,收入更低。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