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大学子写信倡导政府信息公开 寄给总理获回复

01.04.2014  12:41

  24日,对于南昌大学吴金鑫同学来说,是个高兴的日子。当天下午,他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家信访局的回信。原来,今年“两会”前夕,他向85名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发出了一封“关于加快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修订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建言信,其中一封信寄给了国务院总理。一个月后,他竟得到了国家信访局的回复。

  写信给人大代表建言被采纳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见到了吴金鑫,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这封来自国家信访局的信件:“吴金鑫同学:你写给李克强同志的信收悉。按有关规定,我局已将来信报送国务院领导同志参阅,感谢你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顺祝学业进步。此复。2014年3月20日。

  “虽然信不是总理亲笔回复的,但能够得到国家信访局的回复,说明我的建言信已经送达国务院,我还是觉得挺欣慰的。”吴金鑫告诉记者,他2月17日寄出信件,3月24日下午收到回信,“这是我第一次给总理写信,没想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得到了回复”。

  原来,今年“两会”前夕,吴金鑫收集了全国8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方式,以发电子邮件或邮寄书信的方式,向他们递交了一封“关于加快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修订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建言信。

  “我向其中36位代表发了电子邮件,给49位代表写了书信。总理也是人大代表,我也给他寄了一封信。”吴金鑫告诉记者,发出邮件、信件后,他收到了13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回复,其中有2名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赵东林、广东省人大代表卢馨)明确表示会采纳他的建议,并最终在全国“两会”上提议。

  曾得到国务院秘书长的回信

  吴金鑫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起源于一次偶然的申请。2012年10月,“河南淅川县林业局花巨资建造水泥迎客松”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吴金鑫,萌发了向河南淅川县林业局申请公开这两棵水泥迎客松的造价明细的想法。“其实,那是一次比较热血的尝试。我向他们发了两份信息公开申请,一次被拒绝,另一次至今无回复。

  同年11月,他前往中山大学参加了一次主题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沙龙,也正是这次沙龙,给了他新的启示。“当时我认识了一些学者、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NGO(非政府组织)及个人,他们往往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政府部门或领导人表达一些诉求,这种方式已经让社会有所改变。我想我也可以这么做。”吴金鑫说。

  类似这样写信的经历并非一两次。“我的专业是行政管理,当时跟着老师研究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课题。2013年,我和其他4位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对31个省(市、区)的450个地级市的官方网站进行了信息公开情况调研。”吴金鑫说。

  “那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查看这些网站,眼睛都花了。调研结束后,我们的普遍感受就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明显滞后和不完整。这些调研结果,为后来向国务院及人大代表建言收集了很多素材。”吴金鑫说,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执行,说明在政务公开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要改进。

  “调研报告出来后,我们分别写信寄给了国务院总理、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法制办。2013年4月,我们竟然得到了国务院秘书长的回信,很兴奋!”吴金鑫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将继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正是因为有过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调研,吴金鑫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了学术论文《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众参与困境及对策探究》,发表于中央党校刊物《理论视野》2013年07期,其后又被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转载。

  “我最希望的是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立法。在这次建言过程中,我了解到将政府信息公开上升到法律层面,需要更多力量才能实现,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最后,吴金鑫告诉记者他的想法,将一直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而努力。

  说法

  回信说明国家鼓励建言

  27日中午,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志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吴金鑫写信给总理并能得到回复,他也很高兴。“大学生的建言献策,能得到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回复,说明我们国家民主风气越来越开明。能回信,也是鼓励平民百姓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

  张志农说,大学生敢于冒尖、敢于写信给总理,这种精神值得赞许。“他们通过课题调研搜集材料,对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反馈,也说明他们很有责任感。大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或理论,更多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公共事务,这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信息日报记者沈澈清、彭超 实习生洪志炜 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