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层科技网络亟需修补

13.08.2014  22:38

  ●刘晓庄

  据了解,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网底”已经严重破裂,有的地方甚至难见“网影”。“一块大牌子,一栋旧房子,几张破桌子,坐着七八个老头子,不知道在干啥子”,这就是当前一些乡镇农技站的真实写照。

  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线守护者,基层农技工作神圣而又光荣,那么现在为什么人们不愿意选择基层农技员这一职业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工作艰苦,待遇偏低。长期以来,基层农业科技专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与生活待遇不成正比,工作业绩无法与效益挂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每月工资都是2000元上下。用他们的话说:“风里来雨里去,一刻不停留;泪也洒汗也流,终年何所有?”到头来身体日衰,激情大为消退,只能是熬着日子等退休。鉴于基层农技职业的生态现状,使得岗位越来越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新生力量得不到递补,人才队伍严重老化。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一些农技人员经常被“挪作他用”,借调于计生、信访、治安、包村等非技术性工作,由于容易获得提升或调离岗位的机会,他们也愿意这样“行政化”;部分人员缺乏涉农专业背景,“卧马的槽干牛的活”,随时“另飞他枝”,不能发挥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服务作用;还有一些农技人员为了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在技术推广的名义下,开店设点搞农资经营。凡此种种,致使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素质日益弱化。

  知识陈旧,活力不足。农业科研机构上下联系脱节,基层农技人员缺少学习“充电”机会,专业知识无法得到更新,技术专长逐渐落伍,压抑了专业人员科技创新的活力;大部分基层农技机构没有配备必要的化验分析仪器,更没有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技术应用推广设施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县级农业科研机构虽然分配了现代化设备,但无人懂得操作,只能当作摆设,几年下来,仪器设备锈蚀成为破铜烂铁。

  晋升困难,提职无望。由于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争取不到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不能发表学术论文,加上受单位职数的限制,职称晋升“难于上青天”。大多数中职人员“盼星星,盼月亮”,盼到退休年纪也等不来高职空缺,年纪大的“不让路”,年轻人干得再努力,也因“按资排辈”、上升渠道堵塞而无法晋升,最后只得托关系往城里的院所挤,于是形成了农业科技人才布局失衡、基层农技人员短缺的恶性循环。

  要确保基层农业科技网络能够“织得牢、张得开、兜得住”。目前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解决地位待遇的同等性。大多农村科技人员如此表白:“我们没有太高的奢求,只希望能够像农村教师和医务人员那样,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做一点专业上的事情,到时可以评上一个合适的技术职称,外加有一份野外工作补贴。”把“攀比”的对象设定于本是社会弱者的农村教师、医务人员,其基本窘况可想而知。这就提示:应从顶层设计,把农村科技放到农村教育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科技人员生活环境差、工资待遇低、职称晋升慢、工作难度大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能让他们成为“被上面遗忘的角落”。

  确立风险收益的对称性。为了充分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工作中发挥潜能,应通过技术入股或承包的办法,建立农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及其分享经济效益的机制,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品尝农业科技的甜头。在国家农业补贴中增设科技项目,专门用作农技人员的责任津贴,使农技人员的工作业绩直接与效益挂钩。对开发新特优产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引领群众致富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实行破格晋升,使他们愿干、爱干、干好本职工作。

  倡导上下对口的流动性。一是“沉下去”广接地气:建立对口支援、定点联系制度,充分利用地市以上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鼓励专家学者多下农村基层开展业务咨询和服务指导;二是“吸上来”培养骨干:对基层年轻农技人员开展学历提升行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分期分批到农业院校学习,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能够“落地生根”的乡土农技骨干;三是“引进来”健全队伍:按照需要设置特定岗位,全方位引进高级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整合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

  实现身份归属的多元性。随着我国人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技人员传统的“单位人”身份,应从“单一性”的姓“公”向“多元性”的姓“农”转变。健全乡土农业技术人才评聘机制,把农村中的“土博士、水专家、田秀才、粮参谋”选拔为乡村农技特派员或顾问,保障他们的生活待遇,发挥好他们的专长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依托各类农业职业院校以及各种涉农技术培训机构,为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加快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农技服务人员,着力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促进设施配备的标准性。农村科技人员是基层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者和推广者,他们的工作固然需要知识经验的积累,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化的仪器设施和实验场所,应该把基层农业科技的设施配备、实验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当作“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标准建立乡镇一级的应用型实验室,建设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培训等方式,分层次、分产业类别,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计划,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基层农技人员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

  推动人才布局的均衡性。从国家层面高位推动,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保证队伍的均衡发展和人才的均衡分布,防止出现“青黄不接”或“头重脚轻”的状况。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农业科技人才的合理布局,改善人才分布,优化农村基层科技人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投入和市场分配机制的杠杆作用,破解基层农技人员“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难题,形成农业科技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科技增收致富的新期待。 (作者系省政协副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