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为农、务农、姓农, 全力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
2015年以来,萍乡市社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零星农户量身定制“种粮套餐”,做到“农民进城务工、供销社进村为农民打工”,破解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难题。目前,该市3万多亩土地通过实施社会化服务,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其中全托管土地1.85万亩,委托服务和土地入股面积2万余亩,共带动农户4000余户,为8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近千万元,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一、推进观念创新,把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作为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主阵地
(一)把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重大举措。围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萍乡市社有效整合资源,组建4家为农服务企业和6个为农服务中心,大力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要方式的农业社会服务。
(二)把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作为供销社践行为农务农姓农惠农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区,俗有“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人均耕地面积仅四分,田块面积小,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低,农业分散经营效益低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面对这种现状,萍乡市供销社立足为农务农姓农惠农,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
(三)把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作为供销社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市社直属企业和各县区社顺应经济新常态,到农村、农民中去探索转型发展新路。
二、推进服务创新,积极探索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途径新模式
(一)以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为着力点,逐步辐射周边农村。在全市、各县区组建为农服务公司,在粮食主产地和耕地多的乡镇成立为农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为农服务网络,为农服务中心和中心基层社融合发展,1个为农服务中心覆盖3个乡镇区域内土地托管服务建设,推行“基层社+庄稼医院+农合联+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目前,全市共成立4家农业服务企业,组建6个为农服务中心。湘东区白竺基层社与庄稼医院、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一同建设、一同实施为农服务,为白竺乡及周边邻近乡镇3000多亩土地提供托管服务,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为农服务中心下设庄稼医院、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中心等,组建农技、农机和综合服务队伍,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测方施肥、农业技术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和开展农机操作维修培训。上栗县彭高镇为农服务中心聘请8名农业技术专家,其中高级农技师3名,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500亩的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种植示范区,种植60多个水稻新品种,起到了较好的农业示范效应。
(二)以土地托管服务为切入点,逐步拓宽服务范围。2015年,萍乡市社结合南方丘陵地区的实际探索实施土地托管,依托遍布全市的综合服务网点与零星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签订托管服务协议,打造“农民进城务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服务品牌。在土地托管中,各县区注重由点到面,从单一环节土地托管服务切入。上栗县社通过托管高产示范田,发挥为农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效应。芦溪县社以统防统治为突破,开展土地托管单一环节服务。在单一环节托管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托管服务协议,由各地为农服务中心、基层供销社或其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深耕疏松、生产资料联采直供、种肥同播、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储存、加工等一个或多个环节“菜单式”服务,按低于市场标准收取一定服务费用,有菜单式委托服务、套餐式全托管服务、土地入股托管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根据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意愿选择服务内容,既可以“点菜”,又可以“吃套餐”,还可以入股合作。湘东区供销农业服务公司托管土地面积11653亩,对接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12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托管模式。
(三)以为农惠农为落脚点,逐步创新服务方式。在大力实施土地托管服务的同时,市社积极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务项目,大力拓展为农服务的领域。如市社和上栗县社充分利用自身网络,加大与知名电商合作力度,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解决农产品“买卖难”问题,在全市打造农门E站同城生活馆,使之成为农副产品和精致农业的电商销售平台,该平台已于11月正式上线运营,对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2家,销售地方农产品136种。市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莲花县社依托自身优势,为红莲和油菜作物提供托管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栗县社与江西银行上栗支行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为4个专业合作惠农贷项目担保,申请贷款670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
三、推进资源整合,精心绘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多赢图”
萍乡市社大力整合系统内外资源,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明显的成效。
(一)融入大局,服务农村,供销合作社自身职能得以发挥。市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党委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市委书记听取了市社专题汇报,对供销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市政府、市委农工部、市财政局领导多次调研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工作,在农口部门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湘东区白竺乡,一个水稻种植户拖欠了农民土地流转资金,供销合作社在该乡政府请求下,以粮食为担保垫付了资金80万元,维护了农户的权益,树立了供销合作社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农民增收,土地增效,供销社回到百姓心里面。通过土地托管服务,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每个农民在服务中心打工收入可达到120元/天,会农机具操作的可达200/天。农机操作手王新华逢人就说:“供销社回来了,供销人又活跃在农村了!”同时,土地托管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实现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由为农服务企业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的全程托管服务,按种子、配方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机耕、机收、烘干等全程农业环节测算,土地托管服务价格同比降低了85/亩。
(三)观念更新,体系重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市社通过整合系统内资源,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为农服务体系,有位有为。《江西日报》二版头条以《萍乡供销社进村种田实现多赢》为题,指出市社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土地托管等服务三农新模式,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供销合作社增效的多赢目标,促进了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