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实践的几点认识

27.11.2015  12:07

  ●江路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作为县级民主党派也要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内涵。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立足吉水实际,以信访法治化等作为议题,就信访难题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式等与相关部门进行民主协商,助力地方党委决策科学化。

  一、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围绕土地权益、保障权益、福利权益等产生的大小冲突持续出现,这些矛盾多发在各个基层地方政府,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化解与处理这些矛盾,巩固执政基础。

  一是引导有序的意见表达。基层社会的多样性是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执政党需要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的重要动因。一个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已经在中国形成,但是法治的思维在社会中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民主党派等社会主体参与到引导民众依法表达、理性表达的过程中。同时,面对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可以使用更加多样的政治话语、更加灵活的政治工具,引导利益相关者加入有序的意见表达中。二是整合凝聚社会共识。当今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整个社会环境处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胶着过程中,利益分配体系尚处在激烈的解构与建构中。通过协商民主,弥合过渡分化形成的利益冲突,在较为充分的意见讨论与交锋中,寻找多数主体和少数群体能够接受的共识,作为决策的基础。三是推进地方决策科学。民主党派基于所在领域的智囊优势,对执政党提出的具体政策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完善、优化地方决策。在基层社会系统中,民主党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性,对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瑕疵,能够更加坦率地进行表达与讨论,这对减少决策风险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的困境

  一是资源支持不足。在基层实践中党委对协商民主的态度很关键。很多地方领导对开展党派协商民主不了解、不重视、不支持,甚至由于考虑到民主党派参与可能造成“分权”而以各种形式加以反对。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较难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甚至,在不少地方,县级民主党派进行专项调研的经费都难以得到保障。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能够较好地推动协商民主等事务,也得益于县委的大力支持,这在其他基层地区并不多见。二是角色融入困难。尽管中央对协商民主非常重视,但基层政府对协商民主的实际理解仍然存在一定偏差,角色融入困难。在吉水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角色融入困难问题。有些部门对协商民主认识不够,对协商存在很多误解等。

  三、吉水县推进协商民主的方法路径和显著成果

  党委重视并主动参与协商。县委重视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协商,与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进行了较为密集的协商。通过提供调研资金、共同参与议题调研、吸纳调研成果、落实协商共识等方法,较好地推进了政党协商。

  建立民主协商常态化机制。县委与农工党基层委员会已建立了协商民主常态化工作机制。协商民主是县委处理基层治理重大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与农工党也进行了协商民主互动工作。在信访、公共安全、乡村复兴等各个重大问题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协商民主机制,凝聚集体智慧共推吉水法治。

  结合民生问题选择协商议题。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将其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议题,针对信访积案、群体性聚集等问题频发,在调研对比不同的处置方式后,与公安局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请典型案件的当事人、基层干部、司法部门等共同商讨更为科学的应对方法。通过协商民主,集思广益,平衡社会稳定与依法处理的关系,形成了引导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走向法治化处理的共识。

  落实协商成果并跟踪问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协商民主相关议题所取得的共识成果,将协商民主成果落实到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并对执行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与反馈。如,信访法治化议题协商民主实践中所取得的调研成果、会议共识以纪要的形式,落实到公安、司法等部门,要求按照纪要所强调的法治化方式来处置信访难题和群体性事件,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变、操作制度和办法创新等方面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等协商主体也具体参与到对各职能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与监督。

  四、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的建议

  县级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一方面可以为地方治理贡献力量,同时也能为执政党减轻决策的成本、减少政策执行的风险。

  协商民主制度化。制度化就是要使决策必须经过协商民主这个环节,协商民主的过程必须公开公正,协商民主取得的成果必须得到利益相关主体的认可,也就是保障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异化。民主党派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地方精英,更应该被吸纳到协商民主的主体构成中,在平衡利益分配关系,提出专业化方案等方面贡献力量。

  议题协商接地气。在协商民主议题选择中,应当更多地发现并挖掘具有较高关注度的务实议题。要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契合民众和中共党委的关注点,共同研究问题的实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多方智慧,共同回应社会的关切。

  政治协商多样化。“民主恳谈”发挥政府决策公开听证、官员和公民平等对话、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协调沟通等功能,从而成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典型样本。民主党派是地方政治协商的重要主体,应当积极借鉴民主恳谈等形式,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协商成果。各地的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协商主体的选择、程序的规范等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逐步地改善协商民主的效果。可从挖掘当地政治、社会议事传统做法等角度出发,结合现代政治议事规则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有效、便捷等原则下,探寻本土化的多样的协商形式。

  协商成果抓落实。协商民主不是简单的政治表演,其形成的协商成果应当作为地方决策的主要依据,内化成为地方治理的具体措施。党委、政府应当尊重并重视协商民主确定的共识、精神等成果。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协商成果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并确定具体责任人,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应当向协商参与者和社会进行反馈或公示,形成调查、协商、落实与反馈的完整闭环。 (作者系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主委、县政协副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