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不走的农村工作队”——南丰开展“五民一促”活动纪实

26.03.2014  18:30

    新华网江西频道3月26日电(邓国云 程俊)走进南丰农村,在村组醒目位置总能看见一块块驻村工作组联系牌,上面标有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在田间地头,都会遇见驻村干部为村民办实事的忙碌身影。这是该县大力开展以“交民友、畅民意、办民事、帮民富、聚民心、促和谐”为内容的“五民一促”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场景。

     解民忧 当好群众“贴心人

    日前,该县桑田镇桑田村龙坞村小组李金仙家迎来了10名驻村干部,帮助她家桔园施肥、锄草、修枝,抓紧时间做好春耕生产。李金仙是村里的困难户,丈夫去世得早,儿女在外求学,家中缺少劳动力。“自从有了驻村干部,我家的5亩桔园从管理到桔子下树,都有了着落”,李金仙朴实的脸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真要感谢他们,感谢共产党。

    该县在“五民一促”活动中,组织1000余名县乡机关党员干部,与172个村结对帮扶,深入农村“交民友、畅民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了解社情民意。该县驻村干部通过走村串户,与村民唠家常、出主意、办事实、助农忙,密切了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好评和尊重。

    同时,驻村干部通过撰写民情日记、民情调研报告、召开座谈会、建立民情台帐,全面掌握村组实际情况,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对收集和梳理的情况和问题,逐一解决,实行销号制,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驻村工作组召开民情恳谈会1500多次,撰写民情日记、民情报告30000多份,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600多条,解决实际问题5000余个。

     办实事 当好致富“引路人

    “办民事、帮民富”是该县开展“五民一促”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落脚点。在安排县直单位与村组结对帮扶时,该县注意把一类县直单位与三类村结对,利用条件较好的一类县直单位资金、政策、技术等优势,帮助较贫困落后的三类村,改善村容村貌,找到致富路子,尽快脱贫致富。

    县教育局挂点帮扶田溪村,先后拿出资金6万元,修建水渠、公路、建设烤烟房,帮助田溪村发展烤烟生产,如今,该村烤烟生产从原来的100余亩,发到到现在的500余亩,实现了烟叶生产“千担村”目标,户均增收5万元。

    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帮扶农民增产增收,该县各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促进农业生产、落实惠农政策、改善民生制定帮扶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做到信息技术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

    “五民一促”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举办培训班532期,收益农民26000余人,协调解决各类资金1.2亿余元,为群众办实事2400多件,引导村民新建甲鱼、蔬菜、苗木、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基地8万多亩。

     化纠纷 当好矛盾“调解人

    “我们挂点的村是一个林区,山林纠纷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该县林业局驻紫霄镇大岭背村干部刘琪说,“我们运用林业部门的技术和政策优势,不论山林纠纷大小,我们都耐心地一个一个解决,现在我们已经处理了10余起山林纠纷。

    在“五民一促”活动中,该县172个工作组1000余名党员干部,构建了县、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形成了以基层干部、村干部、基层党员等为主的行政调解队伍,行政调解内容涉及林地纠纷、征地拆迁、非正常死亡、婚姻家庭、安全生产、经济纠纷等方面,连续几年,调解成功率都达到90%以上。

    此外,该县还创新了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模式,由驻村干部参与监督,建立了“和事厅”议事、“和事佬”处事的矛盾调解新机制,以灵活多变的调解方式,及时、妥善地处理家庭及邻里之间的矛盾。到目前为止,“五民一促”工作组共帮助农村排解矛盾隐患400余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4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