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农村教师待遇超过城市教师不现实

12.03.2015  15:42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时表示,教育的公平问题其实首先是中国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农村和城市要实现教育公平,凡是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比城市老师有20%—30%的上升。他主张中国农村老师的待遇一定要超过城市老师的待遇。(3月11日人民网)

  俞敏洪委员坦承自己这个建议有些“简单粗暴”,但相信通过待遇上的提升,农村老师的质量就会有比较好的提高。

  俞敏洪委员建议农村教师待遇一定要超过城市教师,以实现中国城乡间的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他对广大农村教师工作艰苦和待遇困局的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他对农村教师待遇的倾力关注和关心。笔者表示理解、支持和赞赏。也相信广大农村教师如果看到人孤这个建议,一定很感动。但是,笔者又不能不说,这个建议无法实现,脱离了农村的实际,脱离了中国的现实。

  要让农村教师待遇赶上城市教师待遇,必须大幅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需要很大一笔钱。而如果还要超过,幅度还要更大,必须是城市教师的数倍。因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远远高于农村,城市教师的待遇比农村教师要好得多。关键是要有钱,要有足够的钱。

  钱从哪里来?中央财政可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尽管现在中央财政较好,但全国农村教师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而让地方财政来承担,可能更加困难。因为农村教师待遇之所以差,就因为农村经济落后,没有钱。所以,依靠财政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待遇超过城市教师待遇,不大可能。

  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待遇必须提高,一定要提高,不说超过,最好能够与城市教师待遇差不多。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才可能更大。只有农村面貌彻底改变了,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了,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改变。

  最后,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不仅仅是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还应包括改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让农村教师不但有钱,而且钱有地方花,能够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过上和城市教师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