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建立全省首个“农村e邮”服务站

24.01.2015  04:04

   刘祖刚、黄振平、本报记者罗仁瑾

  “真是没想到,家里的金桔能放到网上去卖,不用吹风挨冻,真是太方便了!”遂川县堆子前橘农曾宪塘大呼意外。

  像老曾这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能把满山的金桔卖了,在堆子前镇,在遂川县是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农村e邮”服务站的建立。 在全省强势推进“农村e邮”大背景下,遂川县顺利地搭上了这趟“快车”,在堆子前镇久渡村打造的“农村e邮”,也成为全省首个验收合格的站点。

   农副产品不再难卖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通讯网络日益发达,坐等买客的销售模式正悄然落伍。如何让纯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在膨胀的消费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当地一直在思考。乘着“农村e邮”东风,遂川着力打造“农村e邮”网络平台,通过邮乐网等输送生态、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最终获得成功,赢得了市场竞争力。

  据悉,“农村e邮”久渡村便民服务站建成运营不到一个月,就绽放出旺盛的活力。通过这个平台代购产品40多件,代销土特产60多单。目前,当地的狗牯脑茶、板鸭、吊瓜子、金桔、果糕、豆皮等原产地绿色土特产品,已经在邮政多个线上平台订单销售,累计实现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可以预计,随着农村e邮的不断深入推进,遂川老表的农副产品不再难卖这一愿望完全能够实现。”在“农村e邮”久渡村便民服务站开业揭牌仪式上,省邮政公司李金良总经理如是说。

   生活产品快递进村

  销售有方,农民朋友利用网络把农副产品“卖出去”,真正实现让农产品资源信息迅速地“传出去”;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生活物品、农具农机等,让生产生活用品便捷地“买进来”。这正是打造“农村e邮”的初衷。

  依托邮政“线上+线下”的独特优势,构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体系,不仅为农产品进城提供绿色通道,也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电商服务。

  2013年,遂川邮政将该县友联板鸭推荐至“邮乐”网销售,短短三个月时间,销售额突破26万。

  2014年,投入297万元进行网点标准化改造,对堆前邮政所主体进行了扩建,营业厅进行标准化装修,对衙前、巾石、大汾等6个网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开展国内小包寄递业务,对邮寄费进行下调,针对茶叶外寄量较大的客户实现上门收订,保证茶叶出口畅通。

  2013年以来,遂川县邮政局在农村推行金融全履盖工程,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村一级。截至2014年11月底,该县邮政局在全县各乡镇村组建立邮政助农取款服务点76个,助农取款交易金额已达到3000万元。

  至今,遂川县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1家便民服务站及76家助农取款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些数据和举措看起来不相关,其实该县邮政局一直默默在做,既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充分整合便民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等资源,在各大型自然村建立邮政网购体验店,“农村e邮”服务站应运而生。

  服务站逐步实现了集农村小额助农取款,代收电费、有线电视费、通讯费,代售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网络代购一体化的十分钟便民圈。

  据统计,2014年来,遂川县已办理助农取款3500笔,交易金额150余万元,办理代收款等便民服务1200多笔,缴费金额近4万元,加载“农村e邮”平台后,代购产品30多件,通过邮乐等平台网上销售新鲜金桔、果糕、竹笋、狗牯脑茶等遂川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