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建立农资企业“黑名单”制度 确保“三个百分之百”

01.03.2014  13:36
  本报讯 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建立农资企业“黑名单”制度,把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性质严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确保农资生产经营现场检查覆盖率100%、重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率100%、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和反馈率100%,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业投入品安全。

  按照农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各地各部门将把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信息、质量抽检结果、群众投诉举报、违法记录等信息纳入农资监管信息数据库,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诚信档案,提高农民的识别能力,规范全省农资市场。有关部门将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审查,严格办证条件,强化证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吊销证照,依法查处不符合条件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

  在农资违法案件查处中,各地各部门将做到“五不放过”,即假劣农资来源、去向不查清的不放过;涉及的单位、责任人不查清的不放过;案件产生的原因不分析透的不放过;涉案人员未得到应有惩处的不放过;今后的防范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同时,进一步完善农资投诉举报制度,严格案件报告制度和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加大跨地区案件查处力度。(记者 宋海峰  通讯员 杨智钦)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