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写“太太客厅”非讽刺林徽因:是指陆小曼

07.01.2015  14:46

  原标题:冰心写“太太客厅”非讽刺林徽因:是指陆小曼

  误读:

  1933年9月,冰心发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须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的太太的客厅里来。……在我们太太那‘软艳’的客厅里,……云集着科学家陶先生、哲学教授、文学教授,还有一位‘白袷临风,天然瘦削’的诗人……太太已又在壁角镜子里照了一照,回身便半卧在沙发上,臂肘倚着靠手,两腿平放在一边,微笑着抬头,这种姿势,又使人想起一幅欧洲的名画。

  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冰心以温婉伴着调侃的笔调,对此作了深刻的讽刺与抨击。

  当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北京北总布胡同3号的住所,成为各界知识分子聚会畅谈的有名场所。这篇文章所讲的“太太”,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几十年里,都被许多人认为是在影射林徽因。

  真相:

  “太太的客厅”究竟情形如何?作家岳南在《1937—1984 :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一书中做过较为详尽的介绍。在他看来,林徽因的茶聚场所绝非小说中虚伪、浮华的样子,而是严肃的思想碰撞的场所:

  “梁、林一家搬到北总布胡同的四合院后,由于夫妇二人所具有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很快围聚了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如名满天下的诗人徐志摩、在学界颇具声望的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国际政治问题专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社会学家陶孟知、考古学家李济、文化领袖胡适、美学家朱光潜、作家沈从文、萧乾等等。

  “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据说每逢相聚,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思维敏锐,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超人的亲和力和调动客人情绪的本领,使众学者谈论的话题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会广度,既有学术理论高度,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谓谈古论今,皆成学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响越来越大,渐成气候,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

  作家萧乾在《一代才女林徽因》里描述了林徽因在聚会上的样子,也非小说主人公的模样,而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徽因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邻居金岳霖认为,“太太的客厅”真正场地是自己家,而非林徽因家。他在《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一文以及其他不同场合都提到过这一处“客厅”:

  “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1932年到1937年夏,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住前院,大院;我住后院,小院。前后院都单门独户。三十年代,一些朋友每个星期六有集会,这些集会都是在我的小院里进行的……我虽然是搞哲学的,但我从来不谈哲学,谈得多的是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有的时候邓叔存先生还带一两幅画来供我们欣赏。就这一方面说‘星六集团’也是一个学习集团,起了业余教育的作用。邓书存是我朋友中最雅的。……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绝招,在切磋学问、谈论时局、谈文论艺之余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林徽因的好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的妻子费慰梅,当时也住在西总布胡同,她的回忆佐证了金岳霖的说法:

  “梁氏夫妇的起居室有一扇小门,经由‘老金’的小院子通向他的房子。通过这扇门,‘老金’常常被找来参加梁氏夫妇的聚会。到星期六的下午,老金在家里和老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流向就倒过来了。在这种时候,梁氏夫妇就穿过他的小院子,进入他的内室,和客人混在一起,这些人也都是他们的密友。

  “徽因的朝南的充满阳光的起居室常常也像老金的星期六‘家常聚会’那样挤满了人,而来的人又是各式各样的。除了跑来跑去的孩子和仆人们,还有各个不同年龄的亲戚。有几个当时在上大学的梁家侄女,爱把她们的同学们带到这个充满生气的家里来。她们在这里常常会遇见一些诗人和作家,他们是作为徽因已出版的作品的崇拜者而来的,常常由于有她在场的魅力而再来。

  在当时,冰心坚持认为自己写的是小说,因此从未出面表态、澄清。直到1992年,九十多岁的冰心对中国作协的张树英、舒乙讲到《我们太太的客厅》时,说:

  “《我们太太的客厅》那篇,萧乾认为写的是林徽因,其实是陆小曼。(她们家)客厅里挂的全是她的照片。”

  此话一出,算是冰心以当事人的身份给这桩沸沸扬扬的文坛“公案”做了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