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冰毒第一村”:近两成家庭曾牵涉制毒圈

27.06.2015  10:44
原标题:探访“中国冰毒第一村”:近两成家庭曾牵涉制毒圈

原标题:探访“中国冰毒第一村”:近两成家庭曾牵涉制毒圈

冰毒第一村”的艰难重生

新建的学校围墙、硬化的村道、整齐的电线、成片的荔枝树和鱼塘——位于中国南部滨海小城广东省陆丰市辖区内的博社村,看上去就像一个迅速发展的村庄范本,现代化设施和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然而,村子里满墙的禁毒标语和通缉公告,却又透露出一丝不同寻常的紧绷气氛。

如果抱着试探的心态向村民们问及毒品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摆手。村民们不愿提及的,正是整个村庄隐秘而黑暗的制毒史。近年来,博社村因广东警方多次围剿、缴获大量冰毒而被称为“中国冰毒第一村”,村中有近两成家庭牵涉制毒圈。

在经历了数轮重拳打击之后,博社村终于走上了艰难的涅槃之路。如今,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海边滩涂曾经布满加工制造冰毒的窝棚,现在已被改造成了连片的鱼塘和虾塘。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陆丰市举行宣判大会,公开宣布13名毒贩死刑,其中5名被执行死刑,8人被判死缓。这一次,博社村不再是风暴的中心。而两年以前,这个村仍行走在刀尖上。

广东是中国制毒贩毒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博社村所在的县级市陆丰曾于1999年至2004年因贩卖海洛因问题严重而被国家禁毒委挂牌整治。在平静了数年之后,近年来突然成为中国冰毒“主产地”,每年缴获冰毒均数以吨计。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称,2013年,中国各地缴获的晶体冰毒总量三分之二以上来源于陆丰为中心的广东汕尾、揭阳两个地级市。

据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邓建伟介绍,陆丰的“三甲地区”(甲子、甲东、甲西三镇)此前曾形成集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成品销售为一体的“毒品经济产业链”,部分村庄制毒甚至达到了“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公开化生产”的程度。

2013年,广东多地警方联合开展清缴行动,在博社村抓捕182名涉毒犯罪嫌疑人,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缴获近3吨冰毒。

雷霆扫毒”的成功,是与打击腐败犯罪分不开的。据公安机关调查,博社村原村支书、汕尾市人大代表蔡东家早年曾直接参与制贩毒品,后又充当制贩毒品的“幕后老板”。

据陆丰市公安局副局长林奕志介绍,蔡东家利用其汕尾市人大代表和村支书的身份收集缉毒信息,在警方行动前通知重要人员潜逃,并四处活动找关系,帮一些被捕毒贩逃离法律制裁。

2013年底围剿行动以后,博社村没有再发现制贩毒现象。博社村支持鼓励村民从事蔬菜、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不少村民已开始走上合法经营、劳动致富的路子。

陆丰市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来自珠三角及汕尾的117家企业在博社村所处的甲西镇举行过招聘活动,全年共达成4800人的就业意向,到陆丰市区乃至珠三角打工的新增了2000多人。

博社村的禁毒宣传活动也从未停止,甚至从小学抓起。甲西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蔡晓升说,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学校专门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禁毒课程,将禁毒警示宣传引进校园,组织学生朗诵易于传播的“禁毒三字经”、带动家庭和全社会参与禁毒。

不过,陆丰市禁毒办主任林春家坦言,“三甲”地区多年来走私、造假等违法犯罪问题严重,走歪道、捞偏门的风气造就了部分人“赚快钱”、“一夜暴富”的心理,不愿走正道、从正业,勤勤恳恳致富,要从根源上清除歪风邪气将是长期的任务。

邓建伟说,当前陆丰、惠来制贩毒活动依然高发。陆丰市从今年4月1日开始,大幅提升举报毒贩的奖金,每举报、抓获一名涉毒逃犯,奖励从5万元至50万元不等。

陆丰市禁毒办主任林春家说,与过去相比,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的数量大幅增长。“今年前4月,我们收到125条涉毒举报线索,虽然其中有效信息仅有八分之一,但比去年同期的22条已上升了400%,这说明高压打击之后禁毒形势正在好转。” (新华社记者詹奕嘉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