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鱼:“圆梦”:留守儿童最好节日礼物

29.05.2015  11:30

  由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2015年“六一”晚会《欢乐的节日》,已定于5月31日晚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6月1日18:30在少儿频道重播。“六一”晚会共分《欢乐篇》、《成长篇》、《铭记篇》、《梦想篇》四大篇章,融合歌舞、相声、魔术、游戏等诸多类型的精彩节目。(5月26日新华网)

  又是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最高兴的莫过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要给他们买新衣服、买玩具,就是农村的孩子爸妈还可以带他(她)到城里烫火锅、吃烧烤、看3D电影、逛公园。然而对父母每年春节回家一趟,甚者多年不回家的留守儿童来说,怎样欢乐“六一”,除了羡慕的眼光,就是梦想中的期盼。为全国8500万留守儿童“圆梦”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群团组织送给他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留守儿童们的最大梦想是与其他孩子一样有父母的爱,有父母在身边的呵护,更需要与其他孩子一样有一片属于自己健康成长蔚蓝的天空。四川江油小溪坝镇在留守儿童“圆梦

  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让800多留守孩子个个有“”,儿童节个个有礼物,能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温暖。

  “圆梦”有家。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缺乏感情与心的沟通,对家的认识比较模糊,一些孩子把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流浪社会当成自己的“”,接受一些不良社会恶习。他们在学校、在爱心人士资助下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把这些孩子集中组织在一起,关心他们学习、生活、锻炼;安装亲情电话、网络视频、开展心理咨询,让孩子们能经常与父母通话、QQ聊天等进行感情交流,这样不但磨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圆了有家的“”,体验到了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温馨。

  “圆梦”亲情。有“”,还必须有爱,他们经常在梦中呼唤爸爸、妈妈,在梦中与父母相会,而从梦中醒来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思念,经常羡慕其他同龄的孩子节假日能与父母逛公园、做游戏,看电影、希望享受亲情、感受温暖。这个镇机关学校在春节、“六一”节前组织留守儿童到城里观灯闹元宵、公园亲子互动欢乐游、剧院看大戏、送礼物、买新衣当特别的家长;“三八”节,女老师们放弃外出旅游当“妈妈”与留守孩子聊天做游戏,给远方妈妈打电话;中秋、国庆与孩子们吃月饼、过佳节、过生日;元旦给远方父母、爱心人士寄贺卡感恩,与爱同行。通过开展一系列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党政府、爱心人士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圆梦”真爱。让所有的留守儿童在蓝天下健康成长。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爱呵护,需要多方式、多渠道的长期的关爱帮扶措施。小溪坝镇留守儿童长效关爱机制经验值得借鉴:通过“手拉”阳光育人工程,开展党员、干部、教师、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献爱心,募集资金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关爱活动,同时奖励一批品学兼优留守儿童,扶持特困留守学生,使关爱工作不吊链、不脱节、不走形式,让爱心凝聚、让爱心永远接力,用长效的关爱机制为留守儿童永久的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