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菲特” 宁波工商众志成城

22.10.2013  16:05

各级领导身先士卒

  强台风“菲特”突袭宁波,自10月6日起,连续暴雨让甬城一夜之间成了泽国。至10月8日,宁波中心城区大面积积水,余姚、奉化、鄞州、江北等地灾情严重,很多地方停水停电、交通通信中断,几乎成“孤岛”。

  大灾面前,工商系统未能幸免于难。宁波市工商系统共有6个分局、19个工商所办公楼不同程度被积水浸泡,部分办公楼被强降雨渗透进水。损失最大的为余姚分局,分局大楼地下室水淹2.5米,一楼水淹30厘米。分局的车库、配电房、UPS房全部受淹,信息化设备、电器设备、执法车辆等损失严重,其中临山所、江北所、泗门所、陆埠所等6个工商所被淹,平均水淹30厘米至60厘米,全部损失800多万元。

  面对灾情,工商人没有退缩,第一时间以各种形式积极投入到灾后自救、救援及市场监管之中,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身先士卒,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

  10月5日,宁波市工商局党委发出预警通知,提前部署防台风工作。10月6日、7日,市局主要领导及各分局领导开始在单位值守,分层分级指挥落实全系统防台风抗洪工作。

  10月8日,宁波市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文俊一早参加完市委召开的全市抗灾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后,冒雨赶到海曙、江东等地,深入菜市场和受灾较为严重的基层工商所,了解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督察市场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救灾工作。

  10月9日,顾文俊轻车简从,赶赴受灾较为严重的东钱湖、鄞州等地现场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10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德人带领“30人救助队”于第一时间前往余姚开展救援,与市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邵忠新一起带领救助队员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

  与此同时,宁波市工商局各分管副局长,分局局长、副局长均深入一线指导或直接参与抗灾救灾工作。

  红盾闪耀在第一线

  危急时刻,时不我待。宁波市工商局动员全局力量,以各种形式帮助民众抗灾救灾。

  离余姚高速出口仅2000米的梨洲街道办事处,是整个余姚市救灾物资储备的第一站。这里每天有上千吨货物等待调配装卸,情况紧急,缺乏工具,装卸任务几乎全靠救灾人员手搬肩扛完成。

  10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副局长朱德人带领的“30人救助队”就被安排在这个紧要关口。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工商干部的制服被汗水浸湿过,被深至脖颈的积水淹没过,搬运、发放物资时再被太阳晒干、被微风吹干,湿了干、干了湿反反复复,但没有人退缩。

  “只要撤退命令不下,我们就按照计划要求,持续跟进,保证抗灾一线力量充足。”一名工商负责人说。

  10月12日,20名工商干部组成搬运物资小分队,前往梁辉水库救灾物资集散中心搬运麻袋。集装箱车每趟搬运的货物都有一两百公斤重,20名工商干部合力将一捆捆货物从集散中心搬到车上。近30摄氏度的温度下,工商干部挥汗如雨。

  宁波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处长徐立敏是余姚人,对灾区情况比较熟悉。他主动请缨参加救援队伍,并全程参与了救援工作。在13日的救援中,徐立敏不慎扭伤了腰,经简单处理后戴上腰托又重返一线。由于长时间疲劳作战,他的右眼严重受损,并导致发炎。

  在鄞州,高桥所个协的施建国连续奋战3天还不肯回家, 因为怕所里没人管;姜山工商所所长陈国军,家就在姜山,硬是不顾家里进水严重,坚守在所;干部林海早早开着越野车出门,目的是在上班之前能沿途接送受困的群众,先后至少送了24名市民。

  在余姚,积水退后,垃圾多得惊人。宁波市工商局领导带队帮助居民和商户清除垃圾……

  市场监管决不放松

  在积极开展抗灾救灾的同时,市场监管和维稳工作同步进行。

  宁波江东粮油综合交易市场是宁波主要粮食供应点,每天约有100吨粮食从这里运出。10月9日,江东分局工商干部在对江东粮油综合交易市场受灾情况进行排查时,发现有13家经营户被淹大米共计42吨。

  “决不能让这些浸水大米流入市场。”工商干部第一时间对这批被淹大米进行封存,同时为帮助商户减少损失,多方奔走,最终联系一家畜牧公司以2.5万元的价格买走了这批被淹大米。

  鄞州分局在对辖区批发主体及仓储地进行检查时,发现辖区批发零售市场——轻纺城的食品仓库内有4000公斤的粉条被水浸泡。

  “这次台风太强了,没想到会淹得这么严重,这些粉条价值4万多元,如果全部扔掉,损失实在太大了。”一名经营户说。面对经营户的困难,工商干部一方面要求其写下承诺书,保证受水浸泡的粉条不会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询问相关农技专家看是否可以作为饲料处理,得到肯定答复后,积极联系两家养殖场,帮助经营者减少了损失。

  东钱湖分局干部在巡查中查扣了部分超市、农贸市场水淹食品及变质大米、饼干、饮料、鲜奶等共计50多个品种的食品,并于10月14日集中统一销毁,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许。

  越是在灾难面前,越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余姚分局干部克服断电缺水、交通瘫痪、通信不畅等重重困难,在自救的同时加强监管,对检查发现的1500多袋霉变冷冻冷藏食品,作出责令下柜和现场监督销毁处理。

  与此同时,由宁波市工商局机关干部组成的巡查组也分赴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奉化、镇海等地查看经营者受灾、市场供应、价格波动、食品安全及工商干部驻场监管情况。截至14日下午4时,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10人次,检查各类市场2265家次,检查食品经营户9612户次。

  “菲特”过后,不少车辆在积水中“趴窝”,据初步统计,至10月12日下午6时,宁波市保险机构已受理被淹汽车报案6万辆。全市工商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对汽车4S店及其他维修单位进行预警管理,引导车企诚信经营。

  下一步,全市工商系统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对批发市场、批发主体及仓储地、大型商超以及受灾较为严重区域的食杂店进行重点排查,严厉查处销售浸水受污、过期变质以及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重点防控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