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 南昌证券公司散户大厅人气不再

30.01.2015  19:13

  ▲随着互联网普及,前来散户大厅的股民越来越少。资料图

  巨大的电子屏幕闪烁着红红绿绿的股票名称、价格和涨跌幅,大厅内一排排座椅上,股民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有的“钻研”报纸信息、时不时拿出小本子做笔记,还有不少“股友”坐在一起热烈讨论……这曾是各大证券公司散户大厅最常见的场景。 如今,南昌多家证券公司的散户大厅冷冷清清,除了个别老年人外,很少有人去散户大厅看行情或交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股民交易习惯的改变,同时也是券商营业部及散户经纪业务衰落的缩影。

   热议:散户大厅人气不再

  “证券公司散户大厅的巨大显示屏前,通常是拥堵得水泄不通的股民,股票涨了,叫好声、尖叫声一片,而股票下跌,必然会哀声四起,不过,这种场景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如今,南昌许多证券公司已经没有散户大厅,现有的散户大厅也大多冷冷清清。”在微博中,南昌网友“小可自在”回忆道。同时,散户大厅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也引起许多南昌网友争论。

  网友“不落的太阳”表示:“现在散户大厅内只剩下大叔大妈,他们在里面打扑克,唠家常。如今,散户大厅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网友“独上西楼”则说道:“散户多是中国特色,是中国股市发展的动力。没有了散户,沪深股市还能发展吗?

   走访:散户大厅冷冷清清

  “以前去散户大厅的人太多了,门还没开,门外就挤满了人,几个人看一台电脑,大家聊聊天,探讨一下‘内幕’消息,股票涨了,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现在只是偶尔会来转一转。”昨日,在南昌市红谷滩一家证券公司的散户大厅内,股民林先生对记者说。记者看到,整个大厅内有十几台电脑,墙壁的正中间有大尺寸的显示屏。不过,偌大的大厅内只有一个人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股票走势图。

  在散户大厅内,62岁的李大爷一边看着电子屏,一边对记者说:“以前天天去散户大厅,就跟上班一样。赚不赚钱是一回事,炒股票要的就是气氛。但近几年股市不景气,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李大爷已有20年股龄,但让他有点失落的是,来散户大厅的“股友”越来越少了。

  该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是有不少人会来散户大厅,但大部分人只是看一下就走。“你看大厅内的电脑都开了,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会一直守在大厅内。”该工作人员说。

   调查:一些证券公司取消散户大厅

  据了解,随着互联网普及,网上炒股和手机炒股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股民与时俱进,选择用个人电脑和手机查询和交易,开设散户大厅逐渐成为成本高、利润低的“赔本买卖”。证券营业部大多数都不再设置散户大厅,之前设有散户大厅的证券营业部也相继“瘦身”取消散户大厅。

  “现在很多证券公司的定位是服务中高端客户。散户对营业部的贡献有限,一个散户大厅,小的几百平方米,大的上千平方米,如果出租,收益上会大大增加。而开设散户大厅的话,不合算。”据了解,如今有许多证券公司营业部因为成本高、利润低而取消散户大厅,对此,南昌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客户经理茹女士向记者解释了部分原因。

  “我们营业部比较注重传统,还是保留了散户大厅。”茹女士表示,现在的散户更习惯在个人电脑上操作交易。

   说法:散户大厅仍有较高的收益率

  两年前,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开立客户账户规范》,明确证券公司不仅可以在经营场所内为客户现场开立账户,也可以通过网上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为客户开立账户。投资者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开户,这一变化不仅给投资者带来方便,也触动了券商进一步“瘦身”的想法。客户需要到现场办理的事务越来越少,小面积的轻型营业部成为趋势,所以散户大厅的减少和“缩水”也成为必然。

  对此,有证券专家表示,去散户化也是散户大厅消逝更为深层的原因,最近几年A股在逐渐去散户化,这从持仓账户一再减少以及公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速开户进场可见一斑。去散户化的过程将伴随市场活跃度下降,这也是近年反弹成交量大不如前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南昌某泰证券的熊姓证券分析师看来,我国拥有全球最多、最活跃的中小投资者群体,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成,散户占股票交易量约8成。“虽然现在散户大厅内的人少了些,但仍然有较高的收益率,这是毋庸置疑的。”该分析师告诉记者,其所属证券公司一整层都是散户大厅,从开户人数的数据来看,散户的数量也没有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