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冷藏酸奶爆炸 专家:乳酸菌发酵惹祸
上月,深圳市民小叶在家做家务时,忽然被垃圾桶里弹起来的酸奶瓶瓶盖崩伤了眼睛。酸奶居然会“爆炸”,而且还把人给“炸”伤了。
酸奶到底有没有风险?记者将从超市买来的普通酸奶在不同条件下放置多日发现,阳光照射下的未开封的酸奶虽然有膨胀的态势,但并没有发生“爆炸”。专家表示,酸奶一旦脱离了冷藏条件,乳酸菌就会加速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当包装内气体过多,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可能会引起“爆炸”。虽然爆炸不是次次发生,但存在风险。
新闻回放 酸奶突然爆炸 伤了女孩眼睛
6月14日,家住深圳的女孩小叶在超市买了一瓶酸奶,买回家后就一直放在冰箱里。过了几天,并没有超过酸奶保质期的情况下,小叶打开酸奶,一喝却觉得味道不太对,她觉得酸奶变质了,就随手将酸奶瓶盖上后扔到了垃圾桶。没想到,这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却导致了第二天酸奶瓶“爆炸”。
小叶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做家务,低头往垃圾桶扔垃圾时,突然,酸奶瓶的盖子弹起来崩到了她的眼睛上,顿时眼前一片漆黑,并且造成了眼周的皮外伤。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据媒体公开报道,2013年4月19日,温州一名女士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酸奶放置一会儿后,酸奶突然爆炸,将这名女士价值2万元的名牌包炸坏。
记者实验 发生鼓包 并未爆炸
酸奶究竟会不会有爆炸的危险?记者买了三盒普通的酸奶,其中一盒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编号为1号。其他两盒酸奶放置在阳光可以照射得到的地方,其中一盒直接放在阳光下,编号为2号,另外一盒用吸管插一个洞,编号为3号。
记者分别于每天早中晚各观察一次三盒酸奶的情况,可以发现每天中午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在阳光下的2号酸奶的包装都会膨胀,晚上观察也处于膨胀状态,隔天早晨观察膨胀状态有所好转,如此循环往复,但并没有发生爆炸。另外,放在冷藏室内的1号和包装上有一个洞的3号酸奶均没有发生包装膨胀现象。
记者多次更换酸奶重复实验,均未发现爆炸现象。
专家解读 乳酸菌脱离冷藏发酵 有爆炸风险
虽然没有发生爆炸现象,但从记者实验当中可以看到,脱离了冷藏条件的酸奶会出现鼓包现象。
食品学专家文镜教授介绍,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必须冷藏在2℃—6℃低温状态下,这是因为酸奶是由乳酸菌发酵而成,低温状态下的乳酸菌能够保持活性又不会使酸奶继续发酵。如果放置在非冷藏环境下时间过长,乳酸菌会不断繁殖,产生的乳酸增加,会使酸奶的酸度增高,口感会变得过酸,甚至超出可接受范围。严重时乳酸菌的数目及活性大大增加,不仅产生乳酸,同时还会产生乙醛、二氧化碳、乙醇等物质,并会导致其他细菌的繁殖使酸奶变质。发酵过度产生的气体如果积累过多还会使密闭的包装盒膨胀甚至爆裂。因此人们在购买酸奶时应注意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不要食用过期或储存在不符合条件场所的酸奶。
文镜教授说,酸奶爆炸事件中小叶所在的地区是深圳,夏季气温较高,更易加快乳酸菌的发酵速度,产生更多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才会撑爆酸奶的包装。
服务提示 关于酸奶 记住下面三条
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危险,在您存放酸奶时,请记住这三条:
1.冷藏储存。酸奶买回家后,要尽快放在冰箱冷藏,使里面的乳酸菌活性平稳。放置在常温下,乳酸菌的活性因温度高会大大增强,一般两三天内就会在口感上表现为酸度异常,同时酸奶也快变质了,从外包装看主要就是会膨胀。
2.开封后尽快饮用。酸奶开封后,最好在24小时内喝完,时间太久,空气中的杂菌会进入酸奶,或产生变质。
3 .酸奶涨袋不能喝。如果酸奶发生涨袋或味道变酸,即使在保质期内也要尽快扔掉。如继续饮用,易导致食用者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相关链接 存放不当 部分食物有风险
除了酸奶有膨胀“爆炸”的危险,还有许多食物如果存放不当也会造成危险:
1.冷冻碳酸饮料:上海一名男孩从冰箱冷冻柜里拿出一听罐装可乐准备饮用,没想到,在开启拉环的瞬间,易拉罐突然发生了爆裂。当时因为气体喷发力度较大,爆裂的罐体碎片划到男孩脸上,伤口很深直接穿透脸颊。医生说孩子脸上会终生留疤。
日常饮用的碳酸饮料里面是有气体的,实际上就是二氧化碳。当我们把这个碳酸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以后,饮料中的液体就会凝固成冰,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就会增加瓶内气体的压力。把冷冻过后的饮料从冰箱里面取出来以后呢,加之摇晃,就会容易爆裂。跟碳酸饮料包装罐爆裂的原理类似,啤酒也不能进行冷冻保存,最佳饮用温度应控制在8到10摄氏度左右。
2.微波炉加热生鸡蛋:有网友曾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比如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水的食盒内,放入微波炉水煮;用微波炉加热剥壳的熟鸡蛋;在生鸡蛋壳上戳孔,放入盛水的食盒中再放进微波炉等,结局都是鸡蛋被炸裂。
因为我们平时用火煮鸡蛋时,热量 是从外到内的过程,而用微波炉煮鸡蛋却正好相反。鸡蛋内部加热膨胀,而蛋壳却阻挡了气体的膨胀,所以就会出现爆裂。(文/记者 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