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王凭吊大屠杀遇难者 种下“辛德贝格黄玫瑰”

28.04.2014  13:20

  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称纪念馆)迎来了非同寻常的凭吊者——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和丈夫亨里克亲王一行。虽然行程只有半小时,却是纪念馆建立29年以来首位到访的在任外国元首。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透露,特邀随行的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向女王献上黄玫瑰,女王抽出一支种在和平树下,这是个自选动作。随后,丹麦女王一行前往苏州参观拙政园,又去嘉兴参加乐高亚洲工厂奠基仪式,最终抵达上海,当地一家饭店还在微博上晒出了女王一行的菜单。扬子晚报记者于英杰综合新华社等

   邂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了77年前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幸存者见女王,讲述辛德贝格恩情

  昨天上午,女王一身蓝色套装,特别引人注目。曾接待过众多海内外政要的朱成山馆长,负责全程解说。

   史上最大的丹麦国旗

  朱成山说,女王先听完了纪念馆的情况介绍,详细参观纪念馆辛德贝格展区,又认真倾听了有关辛德贝格当年在南京的故事。

  1937年冬到1938年春,26岁的丹麦人辛德贝格与德国人京特,在南京栖霞的江南水泥厂建立难民营,收容保护了1万多名中国难民和伤兵。

  辛德贝格在和一位朋友的通信中曾描述,“我让人在厂房屋顶上用油漆绘出约1350平方米的丹麦国旗,我想这一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面丹麦国旗。

   他给我们大洋和大米

  87岁高龄的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当年获得了辛德贝格的救助。

  昨天,丹麦女王特意见了苏国宝。苏国宝用颤抖的声音说:1937年12月6日,日寇侵入家乡湖山村,他们逃往江南水泥厂,途中弟弟被日寇杀害,其余的人得到辛德贝格庇护。辛德贝格给了一块大洋,还有18斤大米,家人们靠着这些活了下来。“这个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感谢辛德贝格!感谢丹麦!

  无论是参观展区倾听解说,还是见幸存者,整个过程中朱成山注意到,丹麦女王的表情沉重而肃穆,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不过据新华社报道,女王抵达南京时表示,纪念馆记录了77年前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解密·辛德贝格纪念馆丹麦登报找到他的后人

  据介绍,如今有多位被辛德贝格帮助过的大屠杀幸存者在世,他们代表丹麦与中国,特别是南京的历史联系,这正是丹麦女王决定来到纪念馆的初因。

  1939年,辛德贝格去了美国,加入了美国商船队,为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提供后勤支援。在美国期间,辛德贝格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当他多喝了几杯时,就会提起自己在上海以及南京经历的烽火岁月。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因病去世。1936年辛德贝格在上海时,曾爱上一位中国姑娘,然而两人最终未能结合。

  “《拉贝日记》中多次提到辛德贝格这个人,但由于此后的战乱和其他原因,他的事迹尘封于历史档案中,久久不为大众所熟知。”

  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印象中,大约在2000年初,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魏思远先生访问纪念馆,提议去他的家乡奥胡斯市举办一次展览。当年4月,在魏思远先生的朋友、奥胡斯市长的帮助下,纪念馆成功举办了展览。

  朱成山说,趁着在奥胡斯市举办展览的机会,他们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寻找辛德贝格的启事。

  辛德贝格的妹妹安德森和外甥女玛丽安看到了启事。“这时我们才知道,辛德贝格就是奥胡斯市人。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