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涠洲岛7000余游客滞留 凸显公共信息服务滞后

26.07.2015  23:15

  因天气影响日前滞留广西涠洲岛的7000余名游客平安离岛。此次游客滞留事件持续3日,整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公众关切未能及时回应,加剧了游客焦虑情绪和质疑,一起常规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发了群情激愤。

  数千外地游客滞留海岛,游客的状态和安危牵动人心。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在事件处置应对过程中“只做不说”,未能把信息发布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事发地涠洲岛管委会除了在市政府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领导协调有关工作的信息外,再也没有提供其他任何公共服务信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焦虑等待中的游客误解和猜测。许多游客连日来拥堵在码头,既身受风雨之苦,还与管理人员发生摩擦。

  在这样的突发事件中,涠洲岛管理机构完全可以发布更多服务信息,如每天的气象、海况,岛上食品供应,游客生病如何求助,酒店或“渔家乐”坐地起价怎样投诉,接运滞留游客作怎样的安排,等等。这些信息既要告知滞留游客,更应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和手机短信等广泛发布,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在干什么,消除游客的担心。

  在互联网应用非常普遍的今天,信息发布渠道已经不再存在障碍。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的权威发布,不仅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教训,如去年的兰州水污染事件,就因为没有及时发声,导致了全城恐慌。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把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各级行政机关要健全和完善信息沟通、发布机制,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在突发事件中做到既做又说,边做边说,改变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老一套做法。(记者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