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赛龙舟活动便热闹非凡

19.06.2015  13:48

 

赛龙舟

古道竞渡。

小心翼翼将龙舟抬上车。

龙舟一进镇,鞭炮响不停。

接“龙神”。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接龙舟。

新龙舟,令村民们看得爱不释手。

为新龙舟祈福。

每年的端午节,村里青壮年会赶回来一起划龙舟、叙乡情。

  端午到,龙舟闹。每年端午期间,分宜县洋江镇从五月初一至初五,赛龙舟活动便热闹非凡,延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并于2010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前夕,记者走进洋江镇长塘村委桥头村,见证他们接龙舟的全过程,感受那份悠久的龙舟文化与演变。

  “这是桥头村建村400多年来第一条龙舟,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件大喜事啊!”6月15日(农历四月二十九),当记者在分宜工业园某企业厂区内见到刚从广东托运回来的龙舟时,坐在龙舟里边看边作划船样的桥头村小组组长钟胡生激动万分地向记者说道。据他介绍,桥头村是长塘村委下面的一个村小组,以前每年端午节,他们村都是和村委一起搞龙舟赛活动。由于村小组众多,轮到他们下水划船的机会并不多。自去年端午节后,他们全村就在谋划着买龙舟事宜,后经大家共同出资,多次洽谈,6月初才从广东惠州将其买回来。

  记者在现场初步测量了一下,龙舟舟体长约15.5米,加上龙头龙尾约18.4米,舟体最宽处约1.1米,够两名壮汉并排而坐,整条龙舟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造,重达300多公斤。

  “以前没买这种新型龙舟之前,我们都是做木船。但木船不仅做工复杂使用时间不长,还容易漏水和进水。现在这种玻璃钢材料造的船安全性好使用时间更长,还划的更快,所以更受大家欢迎。”一同赶来接龙舟的长塘村委党总支书记钟平根告诉记者。

  当日上午8时许,接龙舟仪式开始。从各地赶来的桥头村青壮年男子齐心协力,十分小心地将龙舟抬上运输车,牢牢绑好。一阵鞭炮声后,车队正式启程。出发前,钟胡生再三叮嘱司机小心慢行,注意龙舟安全。

  虽说龙舟是新型的,但接龙舟仪式却非常传统。10时30分左右,经过长途跋涉,龙舟运输车才进入洋江集镇,早早等候在那里的当地群众立即将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我们这里只要一看到新龙舟来,大家都会燃放鞭炮迎接,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60余年,这叫‘接龙神’。”面对此景,钟胡生向记者解释道。原本只需2分钟走完的进镇路程,却行驶了20分钟。

  从集镇到桥头村,需要行驶6公里。一路上,红色鞭炮排成了长龙,一直响到了桥头村祠堂。“我们早就想拥有自己的龙舟了,这次总算如愿以偿了。”看着龙舟被抬进祠堂,特意从深圳赶回来参加赛龙舟活动的27岁青年钟晓彬高兴地说道。

  “接龙舟过程中,龙舟活水是很有看头的,后天(农历五月初二)你可以一饱眼福了。”特意穿着一新的81岁桥头村村民钟江柒笑着对记者说,“龙舟下水前的一系列仪式,已经沿袭很久,主要表示赛龙舟的人对龙舟的尊重,对赛龙舟成绩及平安的一种期许,自此,龙舟便由一条木船演变为有灵气的‘龙’了。

  6月17日,记者再次来到桥头村。9时许,钟氏祠堂,随着有节奏的“咚咚咚”的敲鼓声,钟胡生和众划手依次站在龙舟前面,手拿三炷香,向着神灵默念:一帆风顺、顺风顺水、国泰民安。随后,钟胡生跃上舟体,一手拿着羊毛草,一手提着水桶,沾着水往船体洒水,祈求龙舟平安、舵手赛出好风采。10时28分,随着一声呼喊“龙舟下水啦!”,龙舟活水仪式正式开始。龙舟上的龙头和龙尾,分别由两名舵手举起,等待仪式接近尾声后,再将其与龙舟合为一体。而龙身则由23名壮汉抬起,一步步靠近水面。“一、二、三,加油!”号子声响起,众人合力将龙舟放下水。随着舵手将龙头龙尾郑重地装上舟体,这艘龙舟就可以参加竞渡了,整个仪式既热闹又隆重。

  入水后的龙舟,远看如一条黄身红鳞的长龙,双眼炯炯有神地目视前方,奋勇向前。古老的杨溪河里,自此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