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迈向新繁荣

26.08.2015  17:27

  中新社香港8月25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25日在香港分析指,共建“一带一路”是历史给予的启示,是客观现实和人类永续发展的需要。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25日在港举办“一带一路”香港机遇论坛,应邀赴港的李伟在演讲时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增强,合作的机会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共建“一带一路”正是因应这一趋势提出来的战略构想。

  李伟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一直起伏震荡、阴霾难散。最近,国际资本市场出现的震荡,说明本轮金融危机远未过去。期间,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潜在矛盾趋于表面化,有的还呈现出尖锐化态势。世界经济仍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李伟强调,面对危机,只有真诚合作,携手努力,进一步开放而不是封闭各自的市场,才能摆脱困境,迈入新的天地。国际合作需要新的思路,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新领域。共建“一带一路”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并提供了极大可能。

  李伟说,在危机面前,采取各扫门前雪甚至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无助于走出危机,而且可能加重危机甚至酿就新的危机。共建“一带一路”是历史给予的启示,是客观现实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

  李伟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深入,国际生产网络逐步形成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并存的格局。目前,各国之间的经济融合度和依存度以及投资贸易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各经济体休戚相关、荣损与共。冷战思维的方式和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各国难以承受之重。

  他以中国与美国、欧盟、东盟、韩国、日本之间的贸易数据为例说,双边贸易对任何一方甚至对世界都至关重要,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这是共同的利益所在。

  李伟强调,当今世界,以合作求互利、求共赢、求发展,是迈向新一轮繁荣的需要。世界经济开始新一轮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历史性大调整,发展的新领域不断涌现。只有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开展更为广泛、深度的合作,消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世界经济才能以较小成本,较快地走向新的繁荣。

  李伟指,国际金融危机后,各经济体根据自身处境和利益,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有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合作发展的大趋势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这种趋势如果不加以扭转,世界经济要走出当前的困境,恐怕艰难,且不无再次陷入泥淖之中的可能。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将为各国展开更加密切有效的合作,拓展更为宽广的空间,也将为各国通过合作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更为现实和实效的机遇。

  李伟还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寻求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等于不注重各国的核心利益诉求。共建“一带一路”,应不断培育绝大多数相关国家认同、遵循的发展理念。

  论坛上,谈及香港特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李伟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期,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更需要牵线搭桥。作为联系内地与世界的桥梁,香港应发挥其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将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同一论坛上,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佟晓玲表示,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独特重要作用。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还具有专业、区位、人才和人文等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