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13.01.2014  20:24

2013年6月,刑释人员罗某出狱后第三天就顺利获得南昌某制衣厂的工作机会。对南昌监狱来说,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近三年来,300多人离开监狱后重新找到了“饭碗”。

江西省南昌监狱是以关押暴力型罪犯为主的监狱,现有押犯近4000人,从事罪犯监管改造的监狱人民警察615名。如何确保服刑人员刑满出狱后顺利融入社会,实现刑释人员再社会化的“软着陆”?

随着在押罪犯构成日益复杂、狱内矛盾日益尖锐,而罪犯中难教育、难管理、难转化的问题更加突出,南昌监狱将心理学运用到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建立“江西师大南昌监狱心理矫正研究基地”“南昌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中心”,并建设9间标准化心理矫治功能室,在每个监区都开设视频心理咨询室。

通过开展心理咨询,一些原本抱着“破罐子破摔”心理的服刑人员恢复了生活信心。2013年以来,南昌监狱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800余人次,顽固罪犯和危险罪犯转化率稳定在77.6%。

家人的关怀对服刑人员来说是极大的心理安慰。南昌监狱开通网上视频会见平台,家属能更方便地与服刑人员“见面”交流。如今,已有330多名服刑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与亲人交流。

为实现从监狱改造到社会就业之间“无缝对接”,南昌监狱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活动,开设缝纫、烹饪、计算机等10多个科目,考核合格后可拿到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近三年来,南昌监狱职业技能培训1310人次,刑释人员获证率97.1%。南昌监狱积极鼓励服刑人员参加各类自学、函授考试。

南昌监狱还专门成立“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就业服务中心”,建立起联合帮教、教育衔接、过渡救济等工作机制,在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一个月内,通过数据库平台,将刑释人员的表现、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情况传送到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实现刑释人员从培训、评估到回归、接收安置的有效对接。

近三年来,南昌监狱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当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仅为0.13%,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