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领导安源罢工期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3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当天,“刘少奇与民生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宁乡县刘少奇纪念馆举行,“追寻少奇足迹”中国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也同时开展。刘少奇之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表示,他的父亲就是从百姓中、从人民群众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我们也应该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学习”。以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刘少奇。
了解党史的人都知道,从1922年9月开始,刘少奇与李立三一道,在江西安源领导了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描写的是刘少奇同志作为工人代表,不顾个人安危,孤身入虎穴,同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取得罢工胜利的故事。课文中描写的他大义凛然、胸有成竹、大智大勇,表现了非凡的胆略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情节,文章却没有详细介绍。
“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
2008年11月30日,江西萍乡举行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的刘源出席了座谈会,会上刘源根据他父亲的回忆以及母亲的文章,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
1922年,刘少奇同志刚从莫斯科回来,陈独秀安排他去湖南找毛泽东,时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委托他与李立三一起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刘少奇到达安源时,正值大罢工前夜。他到达之后即联系工人,了解罢工准备情况,仔细研究谈判的十七条要求。
回忆那一时期的自己,刘少奇是这样说的:
那时,我刚从莫斯科回来。在苏联住了抗大式的学校,学了点马克思主义,只学八个月,就算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返回上海,又跑到长沙。那时,毛主席就在这里。没几天,就叫我去指挥粤汉铁路的罢工,粤汉路车已停了。中央来了紧急信,叫我到安源去。出了六元钱买汽车票才到株洲,爬上株萍铁路的火车,跑到安源。没几天就罢工,一罢工之后,李立三被通缉,工人把他藏起来,所有党员都躲起来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什么也不清楚,罢工中有各种问题发生,我有什么办法呢?还不就是听工人的,他们叫我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当然啰,他们说怎么办怎么办,我也是经过一番考虑,有一些我也没采取,有两种意见的、三种意见的,我也综合一下。(摘自王光美回忆文章《与君同舟 风雨无悔》,下文楷体引用内容同此处)
简短数言,谦虚无华,亲切实在,没有神化和拔高自己,而是把一切成绩归之于群众,自己退到到群众的后面,把自己融入组织之中、群众之中。这也许是刘少奇同志的自谦,但的确与我们想象的情节不太一样。但仔细一想,刘少奇同志的叙述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一个刚刚回国的、只有23岁的青年学生,刚参加斗争,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全貌、把握全局,必须向工人了解情况,向工人学习。用刘少奇自己的话就是“是他们在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
刘少奇同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我们,党的领袖人物并非一开始就是未卜先知、大智大勇的“超人”,他们的革命经验是在斗争中积累的,之所以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是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摸爬滚打的结果。只要你真正懂得工人的疾苦、了解工人的要求,豁出命来全心全意为了工人谋利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人也会信任你、支持你、保护你。
在安源期间,作为全国革命低潮中“硕果仅存”的成功工会领导者,他勇敢地承担起重任,使各方面工作卓越而稳定地开展起来,并把我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第一所党校、第一支工人武装、第一个消费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还发展、掩蔽和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党员干部。那几年,安源的党员数量最多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小小的安源,是我党早期革命的摇篮,在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小莫斯科”之称。工人运动培养的大批工人后来成为秋收起义的中坚力量,萍乡多次为革命输送力量,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