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四轮驱动”建设好网络强国

28.02.2014  11:5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月27日央视网)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如果不会上网也许真的该被淘汰了。这话虽然说得有点绝对,但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确不可低估。不管是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角度来看,网络就像空气一样几乎无处不在,须臾也离开不得。现代人更是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网络,我们该如何生存?所以,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下,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意义就格外显得非同寻常。

  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联网技术起步较晚,但我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络大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多,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网络技术发展、网络安全监管、网民素质提升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使我国的网络发展呈现出结构性失衡。因此笔者觉得,要想进一步加快网络建设,实现网民大国向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经济发展、安全意识等方面做到“四轮驱动”。

  强化人才培养,坚持技术创新。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但就本质而言,互联网的发展更依赖于技术创新。如果没有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互联网的今天或许不会如此辉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网络强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促进经济发展,加大设施投入。当下,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关系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尽管网络的主角是技术,但是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网络的发展才能有后劲。因此,在描绘网络强国蓝图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牵住坚持经济发展不动摇这个牛鼻子,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只有在经济的保障下,设施才能不断完善,建设网络强国的脚步才能迈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做好信息服务,繁荣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强国不仅是一场经济革命、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文化革命。从某种角度说,互联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影响到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因此。网络强国不仅要体现出网络技术的时代性,而且还要体现出网络文化的先进性。因此,各级政府要树立信息服务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互通互联的信息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建设好既积极向上又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生态。

  树立安全意识,完善队伍建设。如果不是单单从技术层面来考量,网络社会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信息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一旦没有了安全,互联网所有的光环恐怕都要黯然失色。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些心怀叵测的敌对势力企图利用互联网来干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要真正建设好网络强国,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完善队伍建设,来为网络强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网络强国不仅是一种时代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当好一个合格的网民做起,将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融入到网络强国的建设大潮中去,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增添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