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刘耀彬:我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

01.06.2016  17:08
  

   编者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工作的经典界定、严格要求和高度认可。拥有众多头衔的刘耀彬,却始终不忘教师本职,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真正使“传道受业解惑”成为立身之本。

  外经楼412,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四张连排的办公桌,三两学生,一位老师,这是刘耀彬教授办公室的常态。

  刘耀彬,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我国第一位获得“长江学者”荣誉的区域经济学专家,同时也是我省高校本土培养出的“长江学者”第一人。2014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略显传奇的求学之路

  刘耀彬在本科时,双修的是政治和地理。2000年时放弃工作考研,当时他儿子四岁。在获得湖北大学地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到中国矿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而此时,他的妻子也正在读硕士,那几年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全都依靠他每个月的博士生活津贴。他坦言,那是他经济状况最糟糕的5年。之后,他又在国内外大学分别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并分别取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后学位,成为一名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经济学家。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30岁那年,刘耀彬去湖北大学研究生院报到。第一天,他的硕士导师李娟文教授给了他两句话——“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有同事说,刘耀彬在南昌大学任教的前几年,是南昌大学居住条件最艰苦的教授博导——一家四口人曾居住在不足76平方米的两居室,而当时他的办公桌还是儿子读初中时的学生课桌。尽管如此,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科研教学之中,享受苦与乐。每天的生活节奏快如战场,忙忙碌碌不停歇,不过他却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常说,工作于他,是丰富而又充满激情的。

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人文地理、公共管理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使刘耀彬能看到山另一边的景色,淘到许多藏在深海里的金子。他说:“有时候我常用一种手段来解决问题,发现总有许多漏洞,涉及面太小,太过狭隘。只有当我不断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识和科研。”农家出生的他喜欢用种庄稼来比喻自己的科研工作,“搞科研就像种庄稼,要种好庄稼,就必须要盯住一块儿地,研究它的生长,关心它的产量,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是我的一亩三分地,必须精耕细作。” 

学生眼中的“励志哥” “苛刻帝

  1970年出生的刘耀彬,不到四十岁就已获得教授职称,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刘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励志哥’,我常常拿他的经历激励自己”,他的学生廖文强表示。另一个学生涂红却说,“平时很随和的人,一旦涉及科研工作他却非常严格,近乎苛刻,修改论文到十几遍是常事,有时候连学生自己都感觉不耐烦了,他却不厌其烦地修改润色。”他也感叹道,“我以前为发表一篇国际学术论文,不惜花了三年时间,修改18次, 做学术实在是来不得一丝马虎啊。

我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

  对教学未曾消减的热情,是时间留给刘耀彬最好的礼物。学生杨根说,“他上课不照本宣科,常结合时事热点讲授经济学知识,强调拓展课外知识,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刘老师不仅教我们如何去做研究,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看问题的态度、角度和思路”,王英同学说。

  在采访过程当中,不时有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张望,刘耀彬见状便暂停采访,走出办公室为他们答疑解惑。他笑言,“无论获得多少荣誉,拿到多少奖章,我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

  后记:刘耀彬,身兼数职,科研繁重,却始终铭记,作为一名党员和教师的本职工作。他对学生的教导如细雨般润物无声,对科研的追求如磐石般不曾转移。他,还是那个他,历经风霜却坚定如松。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