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刘耀彬:教师永远是我的第一身份

28.10.2014  11:38

  本网讯(记者曹坤、赵梦杰、刘园园)外经楼412,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四张连排的办公桌,三两学生,一位老师,这是刘耀彬教授办公室的常态。

  刘耀彬,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我国第一位获得“长江学者”荣誉的区域经济学专家,同时也是我省高校本土培养出的“长江学者”第一人。近日,又喜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014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印发通知,刘耀彬因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是我的一亩三分地”,在刘耀彬看来,除了良好的团队协作,“专注”也是获此殊荣的不二法门。“搞科研就像种庄稼,要种好庄稼,就必须要盯住一块儿地,研究它的生长,关心它的产量。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人文地理、公共管理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促使刘耀彬养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前瞻性的科研习惯,“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我会用地理学方法来思考,研究地理学碰到的难题时我又会用经济学手段来解决”。

  自2001年起,刘耀彬就敏锐地注意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问题,从此他就下定决心,将目光投向中国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目前,他对 “城市经济与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了非线性门槛计量模型的解释和论证层面,并已着力将相关科研成果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

我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

  2005年至今,刘耀彬来到南昌大学已有9个年头,这期间,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等,共主持国家课题8项,发表中英文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8部。

  如果说,这些年来刘耀彬科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那么对于教学未曾消减的热情,便是时间留给刘耀彬最好的礼物。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间交流,经管学院设立了专题学术交流制度,每周一举行主题学术论坛,爱生心切的他自然不会错失这大好机会。埋头科研之余,他开设了“区域•生态•计量”论坛,极尽所能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在刘耀彬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截至目前,该研究会的同学已在国家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主持或参与了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金融学专业2011级同学王英,刘耀彬的科研助理、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首任副会长,大二时已在CSSCI核心期刊库发表了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包括南昌大学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在内的10多项荣誉。 “刘老师不仅教我们如何去做研究,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看问题的态度、角度和思路。”王英对记者说道。

  采访过程当中,不时有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张望,刘耀彬见状便暂停采访,走出办公室为他们答疑解惑。“每天来刘教授办公室请教问题的学生都络绎不绝”,谈及刘耀彬的耐心和细致,经管学院王玉帅老师印象深刻,“他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解答,声音洪亮,我在隔壁办公室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对此,刘耀彬笑言,“无论获得多少荣誉,拿到多少奖章,我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

点线面——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相长,是刘耀彬一直坚持的治学原则,为更好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他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点线面”的全新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要求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从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参与;“线”,即大三时学生与导师进行互选,组建团队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则是大四学年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

      “点线面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模式”,刘耀彬坦言,“南昌大学是一所211工程大学,学校本科生数量多、生源好、可塑性强,而学校研究生数量与985高校相比人数较少。学校客观现实决定,我们只能创新思维,通过培养出高质量的本科生,让他们提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努力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在刘耀彬的倡导下,经管学院在经济系率先尝试实行“本科生科研助理制度”。无线电物理专业研二学生白彩全,便是点线面模式的直接受益人。从大二起,他便做了刘耀彬的科研助理。在同学眼中,白彩全是个十足的“学霸”,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校园风云人物,曾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南昌大学十大魅力人物等多项荣誉,同时他也是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首任会长,目前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刘耀彬带领的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团队成员人才辈出,他在欣慰之余,更清楚的意识到肩头担子之重。眼下,他考虑最多的就是,细化科研方向、打造科研精品、铸就一流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在国际区域经济学领域发出南昌大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