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岂能为去“剩”凑合婚姻

12.11.2014  13:06

  11月11日,“光棍节”。这是一个年轻的节日,也是属于年轻人的节日。无数以“”字辈自居的年轻人在这一天焦虑、烦恼与狂欢。为什么“剩下”了?“剩下”有错吗?该怎么拯救那些“剩下者”?小蒙说,“以前过节喜欢回家待着,现在却最怕回家。一回家,节假日就变成了逼婚日和相亲日。”(11月11日《人民日报》)

  光棍节本是一个年轻人狂欢的节日,当然也多少夹杂着一些焦虑与无奈。特别是当父母希望自己早日告别单身,离开剩男剩女队伍成家立业时,倍感痛苦和烦恼。于是,节假日成了逼婚日和相亲日,害得很多剩下来的年轻人不敢回家。

  笔者认为,相亲可以有,但逼婚大可不必。婚姻非儿戏,岂可凑合?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捆绑不成夫妻。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不牢固的,注定是同床异梦,迟早会分道扬镳。

  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而且是终身大事。青春有限,幸福无价。婚姻确实耽误不得,疏忽不得,但也不能为去“”而凑合,违背自己的感情,牺牲自己的幸福,随便找一个人结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幸福观、爱情观,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特殊理解。我们应该给以尊重,不能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婚姻观爱情观,更不能用传统观念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选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单一价值观时代了。由父母包办婚姻,代替儿女结亲家的婚姻缔结方式,在今天这个社会再也行不通了,年轻人不会接受。

  年轻成为被“”下来,可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原因,但都没有错。我们不应妄加揣测,随便指责,动不动口诛笔伐。更不能逼他们相亲,逼他们结婚。人是有思想感情的,男女在一起生活,是需要感情基础的,只有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相互接受,彼此包容,才有幸福可言。否则,如果感觉两个人在一起根本感觉不到幸福,甚至因此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甚至因此引发悲剧,岂不是事与愿违?

  总之,光棍虽然不光荣,但“剩下”也没有错。我们岂能为去“”而凑合婚姻?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还是不要急于完“”吧。婚姻不能凑合,凑合必出问题,甚至大问题。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