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年夜饭莫忘餐桌文明
年关将至,在外劳碌了一年的游子们开始筹划着回家过年。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一家人聚在一起不容易,应该热热闹闹,好好享受一下其乐融融的气氛。吃年夜饭,不是普普通通一餐饭,它具有特定的含义,代表团圆,代表祝福,代表欢乐,代表美好。年夜饭,因为特别的重视,因为特别的隆重,菜当然要丰盛,酒自然也要上,否则,“不喝酒、不碰杯,哪来气氛,哪来年味?”可见,在国人眼中,年夜饭,就应该敞开肚皮大吃大喝,这是中国国情所在,是民族文化特色所在。
诚然,节日不是平日,特别是过年更非平日可比,我们确实应当重视,应当隆重对待,应当讲究一点。不过,重视,隆重,气氛,并非非酒不可,并非一定要大吃大喝,并非一定要菜吃不完,酒喝不完。须知,重视不等于大吃大喝,隆重不等于浪费,气氛不等于醉酒!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论过节与否,肚量是一样的,平时吃多少、喝多少,过节也只能吃多少、喝多少。如果节日一定要多吃多喝,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就是让身体受累。尤其重要的是,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剩饭剩菜,既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悖,也与中央的“八项规定”、“光盘行动”精神不符。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过年过节,文明新风,当从餐桌开始。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一家人在一起,除了必要的吃喝,除了礼节性的碰杯,更主要的应该是彼此情感的交流,是相互间倾诉衷肠,表达渴望相见、日夜思念之情,而不是埋头大吃大喝,不是殷勤劝酒,非要醉倒一个二个才停杯,非要吃得肚子胀得难受才罢筷。所以,年夜饭,无论是在家里吃,还是在外面吃,都要以节约为原则,够吃就行,尽兴就可,切不可大吃大喝。特别是党政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身体力行,积极倡导餐桌文明,过一个隆重、简约、祥和的春节。
过年好,相见好,团聚好。年夜饭不能不吃,酒可喝可不喝,但不要浪费,不要醉酒,不要伤身。年夜饭,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与大吃大喝无关。年夜饭,重在情,非在酒。一句话,年夜饭莫忘餐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