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春游不可废,安全不可忘

18.04.2014  11:47

  4月10日,海南一小学学生春游时车辆侧翻,8名学生当场遇难,引发社会对春游安全问题的热议。随后,记者对贵阳市城区30所中小学校走访发现,出于安全考虑,逾九成学校不考虑组织学生春游。(4月17日《贵阳晚报》)

  近段时间,关于春游的话题成为网上网下的热点和焦点,一方面因为时令已进入春天,另一方面因为春游的安全让人放心不下。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语花香,阳光和煦,春意盎然,生机蓬勃,一派欣欣向荣,人们的心情格外好。春游游什么?当然是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欣赏祖国的美丽风光,当然也可以去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生物馆等地方。春游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让孩子们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暂时休整、舒缓、放松,可以走进春天,亲近自然,体验世界的美丽和精彩,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可以激起他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春游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可以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团结、友爱、互助感情。一句话,春游是几乎所有学生的愿望,是他们心驰神往的活动。

  可是,对于学校来说,组织学生集体春游,却一点也不轻松,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人命关天,安全责任大得很,谁不担心,谁能放心?特别是近些年来,只要学生出事,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情况,不管学校有没有责任,都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在学校,推在校长和老师身上,让学校和老师心有余悸,逼得他们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息事宁人”。

  其实,对于春游,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害怕,更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逃避担责而牺牲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活的向往,对快乐的向往。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做足了安全功课,做好了安全预案,采取了一切必要的保护措施,安全牢记于心,提高警惕,春游没什么好怕的。更何况,组织春游,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他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需要。

  如何确保春游安全?当然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未雨绸缪,做足准备。除此之外,笔者建议,春游的形式可以创新,可以多样化,可以更加灵活一些。

  一是近郊游。组织学生集体春游,距离学校不能太远,最好选择在几公里范围内的近郊公园、园林、景点。因为,学生离校园越远,危险就越增加。春游能近则近,决不能舍近求远。近郊游,既安全系数大,又不至于太疲倦,影响休息和学习。

  二是徒步游。一般说来,乘车的风险大于走路的风险,走路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距离较近,学生可以不用坐车,徒步前往,一方面减少了因乘车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体能,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

  三是师生游。春游可以采取师生结伴游的形式,由几个老师共同管理一个班,每个老师负责照管几个学生,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又便于老师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确保学生不逃离老师的安全视线之外。

  四是亲子游。春游可以安排在双休日进行,邀请家长共同参加,由家长负责照看自己的孩子,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给了家长与孩子亲近的机会,密切亲子关系。

  五是小班游。学校组织春游,不应以校为单位,而应以班为单位,化整为零,由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共同组织带领一个班学生春游,从而大大减少春游出行的风险,确保春游既快乐又安全。

  总之,春游不可废,安全不可忘。人定胜天,安全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戒备,认真做好安全预案,安全教育与监管不放松,就能将危险降到最低,让学生获得春游的快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