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爱孩子就要懂孩子

23.03.2015  13:44

   ——鲁道夫·德雷克斯著《孩子:挑战》读后

  收到《孩子:挑战》一书已经是年前的事了,由于忙过年,由于忙开学,直到近日才有时间拾起它。在阅读的过程逐渐产生了一些想法。

  该书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勒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全书共38章,从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讲起,从“我们经常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入题,运用大量丰富生动的事例,给我们呈现了如何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既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空间,又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父母必须面对的永恒挑战。

  笔者认为,该书首先在书名上让人耳目一新。以“孩子:挑战”为名,意味着孩子的出生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就是挑战的开始,家长应当及时从物质、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因为孩子降生而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努力将孩子教育培养成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孩子是作为挑战者来到父母身边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对父母的挑战越大。正所谓:儿大不由父,女大不由娘。如果父母不懂得或不能适应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强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亲子间的对立、矛盾、冲突将越陷越深,愈演愈烈,甚至爆发一场家庭战争。

  其次,全书通篇体现了作者作为儿童心理学家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就是: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各种现象和行为,对孩子的任何问题和行为都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建议,对读者进行了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书中处处都闪烁和传达着作者的意图:父母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学,理解孩子的行为,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才能在心理上与孩子沟通,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再次,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家长要做孩子的合作者。作者建议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做到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为人父母者,必须主动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努力学会与孩子合作,少用命令、压制的方法生硬阻止孩子的任何行为,否则只会引起孩子更加激烈的抵抗、抵制。关于如何与孩子合作,本书提出了与孩子相处的一些原则和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实践。比如:鼓励;对孩子表现尊重;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对孩子不轻易取悦,要有说“”的勇气;避免过度保护;激发独立;提出合理而恰当的要求;倾听;与孩子一起享受乐趣;要“”他们说话,而不是“”他们说话,等等。

  最后,本书事例非常丰富,真实具有代表性,随意穿插文中,引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没有空谈理论之嫌,比较适合家长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具有平等意识的民主社会,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孩子也不例外,必须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下属,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不是我们的敌人。朋友相处应当真诚、友好、信任、合作,对待孩子也一样。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鼓励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学习、尝试的机会,让孩子从行为中体验快乐,获得成就感。爱孩子,就要懂孩子。让我们努力做孩子的合作者,避免与孩子的一切正面冲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