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论读书

23.04.2015  12:5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读书日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走向阅读和写作。每年的读书日,人们自然免不了要谈论读书的话题。今年的读书日,我该说些什么呢?还是说说自己对读书的一些认识吧。

  自从发明文字以后,人类就进入了有历史记载的文明时代。因为读书,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相继,发展得以提速起跑,进步得以日益加快。在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又迎来了数字阅读时代。人们逐渐远离传统的纸质图书,更加喜欢电子图书、数字图书,因为它更便于保存,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生活的快节奏,海量的信息,又催生了快餐式阅读、碎片式阅读,很难有深读、精读、细读,大部分人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近些年来,尽管自己也陆续读了一些书,很想多读些书,但总是因为浮躁的心态而读书有限,留下遗憾,愈发感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开卷有益。行千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读书的妙处是显而易见的。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说,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大脑,增长我们的见识,做到“秀才不出门,能晓天下事”。读书可以让我们与前人古人对话,思极千古,探寻历史,追踪历史,穿越过去;可以让我们与世界对话,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瞭望世界,观察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可以让我们与未来对话,憧憬未来,向往未来,迎接未来,拥抱未来。我是读书的受惠者,因为读书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人生的命运际遇。当然,读书最大的好处还是修身养性,愉悦心情,涵养美德,可以忘记世事的烦扰,忘记生活的不快,忘记工作的压力,寻觅一份内心的宁静,一份孤独的幸福,一份心灵的自由。

  读书要有目的要有追求,但读书不能太功利,太现实。我们不能只为博取功名利禄而读书,否则我们可能会很失望。孔子鼓励他的学生学而优则仕,但以他的至圣大智慧授徒三千,贤者才七十有二。在现实中,大部分读书人升不了官发不了财,无法光宗耀祖。不过,话又说回来,读书人一定不同于不读书人,一般更明事理,更懂道理,更通情理,更守规矩。只有做个读书人,才能做个知识人,才能做个高尚人,才能做个有涵养的人。

  读书要有方法要有效率。读书需要心境,需要氛围,需要指点,需要引导。心静好读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不必东施效颦,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不需要做给别人看。读书须用心,用情,用爱,才能将自己完全融入书的世界中去。

  为了倡导和鼓励国民读书,国家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书香中国”、“书香社会”的口号。让我们抛开一切名利,抛开所有虚伪,快乐读书,为此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