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和

13.08.2014  22:39

  □ 汪云飞

  明嘉靖丙戍年(公元1526年)编撰的江西《东乡县志》诗文卷中收录了唐代诗人刘长卿春游东乡与余干接壤的平原峰,并在平原峰中的清溪道观留宿时留下诗作《夜宿清溪道院》。又名《春日游平原峰夜宿清溪道院》。该诗全文如下:

  山行二月春,留宿意何真!

  扫榻蒙高士,浮杯慰逐臣。

  鸟鸣朱鹤老,花发碧桃新。

  明日天涯去,相思不可亲。

  这首诗大意是说,阳春三月,诗人来到平原峰中游玩,清溪观的主人热情留宿。他特意为我清扫卧室,还真诚地为我这个落魄的客人频频敬酒。山林中白鹤不停的叫唤,仿佛催人变老;当见到被称为碧桃的千叶桃花盛开时又觉得心旷神怡,青春焕发。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主人的友情,可是,离开清溪观,远走他乡之后,对朋友、对亲人的思念却将变得遥远和模糊……

  据资料记载,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即公元764年)。当时,刘长卿年方五旬,正值“知天命”的岁月。这年春天,仕途坎坷的刘长卿辗转来到余干,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突然萌发了到平原峰登山踏青的念头。

   平原峰,古代名叫吴凤岗。相传东汉时,家住河南南阳(时称丽邑)的“白水真人”吴丹曾经在此修炼。据记载,他“少学道,游罗浮、青城诸名山,得吐纳伸缩制炼服食诸术。曹操召拜左奉驾郎,不就。”相传四十岁游终南山,在山上得篆文“孝哉吴丹、卓行异人、以番而凤、致道之所”十六字后一生游历天下。当他经番(今鄱阳县)至余干,到余干县南,夜宿一老妇人家,得知该地名“吴凤岗”时大为惊喜,当即决定在吴凤岗结庐修炼。当时他年已130岁。齐梁年间,左燮慕其名,从建业(今南京)徙居于此,同时与人一道在山中修建了一座道院,并给它取名为清溪道院,亦称清溪观。之后,包括名士吴猛、许逊、葛洪、郭璞等道人、炼丹家纷纷前来拜访。很长一段时间,这座道院在赣、浙、皖三省,特别是饶州、抚州一带有着非常大的名气。诗人刘长卿一大早便兴致勃勃地来到平原峰游玩,傍晚便在清溪观中留宿。皎洁的月光下,大诗人与观中道长彻夜叙谈。

  当时的平原峰也就是今日的李梅岭,它坐落在余干县与东乡县交界处。白云峰旧称女贞峰,东汉时,主峰名为吴凤岗。五代时,章嵩隐居在此讲学,李歧,梅用拜章嵩为师,学有成就,并在当地建功立业,后人遂将此山改为李梅岭,以示纪念。

  刘长卿,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唐代著名诗人。迁居洛阳后,在河间成为名门旺族。唐玄宗天宝年间刘长卿考取进士。肃宗至德中官至监察御史,后改为长洲县尉。期间因事下狱,被贬为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后又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再一次被人陷害,贬为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担任平生最后一个官职随州刺史,后世人因此称他为“刘随州”。

  刘长卿在官场多次遭人暗算和诬陷,因而忧忧不得志,然而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是五言绝句,自称“五言长城”。《全唐诗话》评价刘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骚坛秘语》中称他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由此可见,他的诗作的绝妙和影响力。纵观他的诗作,多渗透其政治失意之感,也不乏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即表现社会动乱,人民颠沛流离,生活水深火热的题材。其中,影响力最大,又脍炙人口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后,更是家喻户晓。

  就是这样一位仕途坎坷,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曾造访李梅岭并留宿山中的清溪观,且不惜笔墨写出了《宿清溪道院》这首满含深情、心怀忧愁的诗作。这无疑是李梅岭和清溪道观的极大荣幸。

  刘长卿一生著作颇丰,除《刘随州集》之外,《唐诗汇评》《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书中均有大量作品收入。他的诗歌创作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仅《全唐诗》就收有刘长卿诗作5卷。《刘长卿的名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让湖南桂阳(一说宁乡)的芙蓉山名声大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人文景观的日渐恢复,李梅岭将和这首诗同扬其名。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