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颂寒:《失孤》并非简单的电影

31.03.2015  01:53

  由刘德华主演的打拐题材电影《失孤》近日热映,“天王”化身为安徽农民“雷泽宽”千里走单骑,寻找失散15年的孩子。电影看哭了不少观众,但其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酸。(2015/3/29《法制晚报》)

  世界上有很多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为原本拍摄出来的,想当初《忠犬八公》也就是根据在美国纽约等主人的秋田犬为原本拍摄出来,并且看哭了不少观众,只因为那只狗的忠诚为之动容。而最近上映的《失孤》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但不要仅仅把这部电影当做茶余饭后用来打发时间的电影来对待,更应该看到电影背后传达的社会问题。

  “雷泽宽”的原型是山东人郭刚堂。现实中,他苦苦寻子18载,摩托车骑坏了10辆。不过现在他要找的已不光是自己的儿子,寻找工具也从摩托车变成了互联网。他要帮助更多家庭找到走失的亲人,“天下无拐”是他活下去的信念。

  一部电影的好坏往往除了他的收视率以外,还有就是能否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据悉,电影看哭了不少观众。证明这种寻亲内的电影,的确反应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种乱象。

  寻子18载,摩托骑坏了10辆。能够支撑自己依然不放弃寻子的念头,才是多年坚持的源泉。但是,造成这种人间悲剧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贩卖人口依然是这个社会敏感话题。

  拐卖人口是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但是,也正因为拐卖人口有利可图,才会让某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不顾人法律人情。而这种行为造成的,更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和失声痛哭的父母,让笔者感叹的是,为何这样毫无人性的勾当还能大有市场呢?

  人非物品,怎么能够轻易用来买卖呢?有了买家,才会出现那些毫无人性去拐骗他人孩子的卖家。而很大一部分的买家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子嗣。他们往往并不缺钱,他们缺的是那种亲情。为了得到这份亲情,他们愿意付出金钱去换来一个“儿子”。虽然国家的现行法律基本都是打击拐卖人口的人贩子,但是也该考虑在源头上堵住这条口子了。毕竟,要不是有人愿意去买,就不会有人去拐卖了。所以,打击对象更不应该只有人贩子,还应有这样的买家。

  最让笔者感到心疼的是郭刚堂的“天下无拐”为何如此难实现呢?屡屡被曝光的拐卖事件,其实不仅仅让人痛心,更让人愤怒。如此胆大妄为的勾搭一定会遭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为何还时有发生呢?难道是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严厉吗?

  其实不然,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和没收全部财产。由此可见,拐卖人口的风险是相当的高。但是,依然有人心存侥幸的去做这件事,只因为执法难度大,没人去监督举报。

  人贩子和常人无异,我们很难发现。但是,有些人甚至知道那是人贩子,也不敢去轻易举报,只因为害怕得罪人。这种软弱的表现,是一种纵容的态度,认为只要不拐卖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无关。也正因为如此,让人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恃无恐,才造成了一幕幕孩子被拐的人间悲剧。

  不要将《失孤》当成一部简单的茶余饭后电影来观看,要明白类似的事情还存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有对贩卖人口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配合公安部门打击相关贩卖人口的行为,才能让“天下无拐”的梦想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