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讲坛】KAB创业教育全国培训师王勇能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机会

12.11.2015  23:06

      11月8日上午,应校团委的邀请,KAB创业教育全国培训师、国家人社部高级创业咨询师王勇能做客我校核新讲坛,在软件楼四楼报告厅围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机会的话题,结合经典的创业案例深入讲解了大学生创业的时代背景、机遇把握和创业风险规避等方面的问题,4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以“什么是互联网+?”的提问方式展开,王勇能认为,“互联网+”的关键在于连接和重塑,连接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服务,而人文生态、价值生态、科技生态及创新生态等都是需要重塑的。他指出,互联网+的时代,注定是一场时代的变革,例如诺基亚,从当年市场份额第一到最后破产被微软收购,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改变,改造和影响我们生活的机会。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特点,王勇能结合卖衣服、送快递、销售健身卡等案例,鼓励同学们尝试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其中。大家在他的引导下迸发出不少创意点子,将“送快递”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逐渐连接和重塑,形成了一个既便于顾客收取快递,又能为大学生提供兼职的App平台。王勇能指出,传统的商业思维是由企业到产品、再到用户,而在“互联网+”时代却完全相反,挖掘客户需求,再设计产品,进而整合线下资源,形成全新数字空间的商业模式。
      王勇能还分别对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打造产品与服务、运用的工具和平台、未来创业机会展望和对大数据的理解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谈到大学生创业,他特别引用了马云一句话:“未来企业,因小而美,不是规模小,而是以产品小切入,精准需求。”他告诫同学们,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创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保持创业激情,但不是简单的头脑发热。创业失败的几率是很高的,但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为自己的职业人生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创造力。
      本次讲座帮助同学们对“互联网+”有了更深入、更清晰的了解,对将来创业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文/程茂权  温诗涵    图/谢由生)

 

责任编辑:刘顺祥